幼儿体育教学研究论文树立体育观念的教育改革是社会进步对于公民身体素质的必然要求,开展幼儿体育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不同,体育课堂一般设在室外,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所以,幼儿体育教学质量一定要严把关,毕竟幼儿还是处在身心健康的发展阶段,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幼儿教育的成败。
试述幼儿体育的意义与实施途径
试述幼儿体育的意义与实施途径如下:
1、幼儿体育的意义。
促进身体健康:幼儿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体育活动可以促进肌肉骨骼的发育,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预防肥胖等健康问题。
促进智力发展:幼儿体育不仅包括运动,还涉及许多游戏和活动,这些活动能够锻炼幼儿的大脑,培养注意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培养社交能力:体育活动通常需要团队合作和互动,这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为日后的社交互动打下基础。
2、幼儿体育实施途径。
多样化的活动:幼儿体育应包含多种多样的活动,包括游戏、运动、舞蹈、户外活动等,以满足幼儿不同的兴趣和发展需求。
关注安全:幼儿体育活动应确保安全为首要原则。在设备和场地的选择上,应严格按照儿童安全标准,避免潜在的危险因素。
循序渐进:幼儿的身体发育尚未成熟,体育活动的难度和强度应该逐渐递增,以避免对幼儿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适合幼儿的运动:
1、各种有利于培养兴趣的运动。
7岁前是小孩子发展运动习惯、运动心理和技巧的关键期,各种运动都不妨让小孩子试试。让小孩子从小开始形成“运动惯性”,从小养成“运动依赖”,这对孩子今后一生都有好处。
2、骑三轮自行车。
此项活动可提高反应的灵敏度。经常骑自行车,可以发展孩子腿部和足部肌肉的力量,提高孩子运动的速度、反应的灵敏度和平衡能力等。
3、游泳、爬山。
这也是幼儿很好的体育项目。游泳可以增加肺活量,提高身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增进对疾病的抵抗力。爬山可以锻炼孩子的毅力,开阔孩子的视野,使孩子形成心胸开阔,乐观向上的性格。
4、儿童高尔夫运动。
让小孩子在标准的挥杆当中锻炼手、眼、腰的协调和配合。
幼儿体育教学研究论文
树立体育观念的教育改革是社会进步对于公民身体素质的必然要求,开展幼儿体育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幼儿的体育教育能锻炼幼儿的协调能力,能增加幼儿的抵抗力,对其将来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故应充分重视幼儿体育的重要性。
一、幼儿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开展次数多,但时间少
幼儿的体育教育一般是课间操及舞蹈等形式展现,但由于课间时间较短,加上幼儿园的场地限制,一般幼儿园开展的体育活动都比较少,虽然符合国家的关于幼儿体育教育的相关规定,但远远无法满足《幼儿园工作规程》的规定,其要求幼儿每天最少两个小时的体育活动和一个小时的户外体育活动的时间。
2.管理不全面
随着国家对幼儿教育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幼儿教育的师资力量及办学条件均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幼儿体育活动的开展日益增多,如课间操等,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幼儿教育的体育教育形式。但在开展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没有具体的规划,幼儿教师一般都是随意的进行体育教育,幼儿园也没有一定的评价指标,对教师的教育成果和教学目标进行评价。管理方面的缺失直接阻碍了对幼儿体育教育的发挥成效。
3.幼儿体育设施不能满足教育的要求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幼儿教育设施和教育场地都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就目前的整体水平来看,不同地区间的幼儿教师设施存在显著性差异,一些经济落后的地区,幼儿教育设施存在很大的欠缺。这种现状违背了幼儿教育的'公平性原则,不利于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同时,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目前幼儿园体育设施不能满足教育的要求。
4.体育教学与生活实践脱轨
我国幼儿体育教学由于受到场地、器材及师资条件的制约,一些现代体育活动仍旧难于与幼儿的课堂融合,学生无法从事生活中自己所喜爱的运动项目的学次和锻炼,教师也过多地对学生进行体育技能的教学,并没有将体育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去相互联系。从而降低幼儿学习的体育课程的积极性。5.教学内容单一如果在幼儿体育教育中忽视基本运动能力的培养,而去过分地强调幼儿的兴趣,也不利于课堂教学的效果,脱离了幼儿体育所应发挥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从表面上看课堂气氛确实很活泼生动,但是幼儿的身体素质却未得到发展。
二、改善幼儿体育教学的策略
1.注重体育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注重体育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这是体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体育教学中,可以设置多个体育科目,让幼儿参与到不同的体育项目中,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自己的体育能力,增强体质,更好地感悟生活。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不同,体育课堂一般设在室外,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体育资源,利用体育课堂“开放性”的特点,将体育学习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体育、感受体育,引导幼儿利用一切机会开展体育学习。
2.适当地增加幼儿体育教育时间
为充分释放孩子的天性,幼儿园可适当地增加幼儿的体育课堂时间,不断地丰富体育活动,增加幼儿的体育教学内容。可提倡部分幼儿园在安全工作确保的情况下,带幼儿进行户外体育的教育。但在实施幼儿体育活动时必须考虑运动量,由于幼儿的运动负荷较小,故应注意做到低强度、高密度、急缓结合、动静交替。
3.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
寓教于乐,教师可以设法将教学内容渗透到一些游戏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和增强学习热情。采用寓教于育、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在教学的游戏中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学习技能,增强体质。当侧重于提高身体素质和机能能力时,可适当采用集体的竞赛游戏,以促进学习态度与情感的相互补充、相互激励,让幼儿在娱乐中获取新的知识。
4.加强体育课堂评价,促进学生成长和进步
幼儿喜欢别人的赞美和肯定。正确、积极地评价学生的学习和成绩能够对学生形成激励作用,因此,在体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给予学生科学的评价,使体育课堂中充满活力与激情,促进体育教学有效地开展。当教师在课堂对学生迸发出来的思想、智慧和行为的火花或对学生取得的成绩和进步给予肯定和表扬时,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上进的欲望。
三、结语
幼儿体育是幼儿教育喜闻乐见的教育内容。幼儿体育的性质特点与幼儿天生好动的行为相辅相成。由于其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组织形式深深地吸引着儿童。幼儿体育对幼儿的教育功能效果明显,其对幼儿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和身心健康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幼儿体育教学质量一定要严把关,毕竟幼儿还是处在身心健康的发展阶段,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幼儿教育的成败。
幼儿园体育活动的核心目标是什么
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教育的重要目标。体育活动能促进幼儿身体生长发育,增强幼儿身体素质,提高幼儿基本活动能力和运动技能。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组织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园体育活动不能只是单纯的体育活动,我们应在不偏离幼儿身体素质发展这个核心的同时,适当的渗透一些其他方面的知识,如安全知识等,促进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提高。
但不要以为在体育活动中进行过多的领域渗透就是对幼儿的发展有好处,过多的领域渗透会使得一节体育活动显得本末倒置,这样反而背离了体育活动的初衷。
扩展资料:
幼儿园体育活动主要分为三类。分别是球类活动、绳类活动和沙包运动。
简介如下:
1、传球:幼儿排成一路纵队,将球从头上、左右体侧、胯下由前向后或由后向前传递。
2、抛接球:自己向上抛球,自己接着,向上抛球由低逐渐增高。二人以上互相抛接球。
3、赶球走(跑):幼儿手持木棍,把球从场地的一端,边拨边行进到场地的另一端。
4、夹球行进:幼儿把球夹在两膝处,学企鹅走;两人背对背或脸对脸夹球学螃蟹走。
5、运球走(跑):边拍球边向前行进。
幼儿冬季户外活动的价值目的
一、户外活动是强身健体、减少和预防疾病发生的;
二、户外活动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
三、户外活动中是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