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公开报道,沈阳体育学校在辽宁省第十四届运动会中表现突出,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国家社科基金项目8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项,辽宁省社科项目、省部重点研究基地项目等80余项;获国家体育总局科技进步奖、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等省部级奖项30余项;研究成果被国家体育总局有关部门、辽宁省及沈阳市体育局等采用11项。
沈阳发展体育发展什么项目好
沈阳发展体育发展篮球、冰雪运动、田径运动、其他运动项目。1、篮球:辽宁省篮球运动水平一直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因此沈阳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促进篮球运动的发展,提升篮球文化的影响力。2、冰雪运动:沈阳是一个四季分明的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适合开展冰雪运动。可以建立更多的滑雪场和溜冰场,吸引更多的市民参与。3、田径运动:沈阳市拥有优秀的田径运动员和训练基地,可以进一步加大对田径运动的投入,提升沈阳市在田径领域的影响力。4、其他运动项目:如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等项目,这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受到广泛的关注和喜爱,也可以成为沈阳市未来体育发展的重点项目之一。
沈阳体育学院2023年招生分数线
沈阳体育学院2023年招生分数线:
1、辽宁省:本科批普通类的分数线为467分。
2、河北省:本科批普通类的分数线为482分。
3、山西省: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的分数线为445分。
4、吉林省: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的分数线为413分。
5、江苏省:本科批普通类专业组01的分数线为477分。
6、河南省:本科二批普通类的分数线为478分。
沈阳体育学院2021年录取分数线在辽宁招生物理类分数线是463分,省最低排名是58524名;历史类分数线是526分,省最低排名是14906名。
在河北招生物理类分数线是471分,省最低排名是114847名;历史类分数线是523分,省最低排名是24341名。
在山西招生理科分数线是448分,省最低排名是68798名;文科分数线是507分,省最低排名是13448名。
学校原名东北体育学院,创立于1954年,隶属国家体委(国家体育总局)。1956年,更名为沈阳体育学院。2001年,由辽宁省教育厅主管。
截至2021年6月,学校占地面积1688亩,建筑面积30.4万平方米,其中白清寨校区(雪上运动中心)占地757亩。
根据考生的体育专业考试成绩,按合格人数不超过本专科招生计划总数2倍的比例确定专业考试合格分数线,本专科专业合格分数线相同。体育特长生需要参考所在省份的高考对体育生的考试项目和评分标准。体育高考分数线是按照体育成绩(满分100)×3.75加上文化成绩(满分750)×0.5所得的综合成绩。
辽宁省第十四届运动会沈阳体育学校成绩怎么样
辽宁省第十四届运动会于2019年8月18日在朝阳市开幕,历时10天,于8月27日闭幕。沈阳体育学校是辽宁省的一所体育专业学校,一直以来在省内外的各类运动会和比赛中都有着优异的表现。根据公开报道,沈阳体育学校在辽宁省第十四届运动会中表现突出,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具体的成绩情况如下:1. 获得了田径比赛男子100米、男子200米、男子4x100米接力等多个项目的冠军。2. 在游泳比赛中,获得了男子1500米自由泳、男子400米自由泳等项目的冠军。3. 在武术比赛中,获得了女子长拳、女子太极拳等多个项目的冠军。总体来看,沈阳体育学校在辽宁省第十四届运动会中表现优异,凭借着出色的运动员和教练团队,取得了许多优异的成绩和表现。
沈阳体育大学是几本
沈阳体育大学是二本。
沈阳体育学院是新中国建立最早的体育院校之一,原名东北体育学院,成立于1954年,原隶属国家体委(国家体育总局),2001年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共管,以体育部门为主的管理体制。
是辽宁省唯一一所中央与地方共建、以体为主、多学科多专业协调发展的高等体育院校。中心成员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CSSCI等检索10余篇;出版专著等7部,出版教材20余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8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项,辽宁省社科项目、省部重点研究基地项目等80余项;获国家体育总局科技进步奖、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等省部级奖项30余项;研究成果被国家体育总局有关部门、辽宁省及沈阳市体育局等采用11项。
沈阳体育大学校训。
厚德:语源自《易经》:“地势坤,君予以厚德载物”,意为像地形的走势那样柔顺自然,以宽厚博大的德行容纳万物。用于校训,意在反映学校把德育放在首位,重视塑造高尚的道德情操。
博学:语源自《礼记·中庸》:“博学之,审视之,慎思之,明辨之”,意为广泛学习,详细询问,认真思考,辨析是非。用于校训,意在倡导拓宽知识基础,广泛学习,追求新知。
弘毅:语源自《论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意为有志者不能不使自己目光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知道自己肩负的责任,需要长期奋斗。用于校训,意在介导一种具有使命感的坚强人格的塑造。
致强:在校训中意为追求卓越,倡导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致,求得、达到、尽力,如“宁静致远”。强,除原始含义的身体健壮之外,还有好、优越、优势的意义,如“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