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部分包括运动员入场,会旗交接,圣火熄灭等环节。同时,本届全运会高度重视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工作,严肃处理,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全运环境。曹小红称,天津几乎全民参与承办全运。在19个大项、126个小项民众比赛中,全国有数百万民众参加了选拔比赛,其中仅天津市参与基础选拔的人数便达数十万之多。
全运会闭幕式在天津举行吗
第十三届全运会闭幕式将在天津体育馆举行。据了解,闭幕式总时长为50分钟,由仪式部分和文化展演组成。仪式部分包括运动员入场,会旗交接,圣火熄灭等环节。文艺展演则以幸福万万家为主题,立足以人为本。
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李颖川表示,加大力度,推出了多项改革创新举措,成为本届全运会的最大亮点,“新增19项群众比赛是本届全运会重要的改革举措之一,共有数百万群众参加了‘我要上全运’基层选拔比赛。运动员年龄最小的4岁,最大的93岁。‘全民参与、共享全运’的发展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本次全运会不仅实现了非专业运动员和专业运动员同场竞技的目标,实施跨单位组队参赛政策,而且首次邀请了华人华侨运动员参赛。
同时,本届全运会高度重视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工作,严肃处理,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全运环境。
李颖川介绍称,“对全部33个大项、417个小项实施兴奋剂检查2930例,为历届全运会之最。针对拳击等个别项目出现的裁判员执裁不公的行为,体育总局果断处理。在反兴奋剂方面,查出3例阳性。组委会已经迅速行动,暂停了相关运动员本届全运会及其他所有国内、国际比赛的参赛资格。”
全国运动会几月在天津举行
开幕时间为2017年8月27日,闭幕时间为9月8日
1.2011年8月16日,在国家体育总局举行的第十三届全运会举办地投票中,天津市经过三轮无记名投票,以45票的优势最终胜出。 2012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2017年8月27日至9月8日,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将在天津市举行
2.第十三届全运会 火炬——浪花祥云,本届全运会火炬的视觉元素为体现主办地天津地域特征的海河浪花与亮丽的彩云图案,奔腾的浪花不仅代表了运动员拼搏奋进的体育精神,也预示着天津这座历史名城巨大的发展力量。而彩云图案又象征着吉祥与和谐,为典型的中国传统纹样,传递出中国的概念,既预示着本届运动会成为一届鼓劲、和谐、精彩的体育盛会
3.天津本届全运会群众比赛项目共计19个大项,包括:攀岩、轮滑、羽毛球、乒乓球、龙舟、马拉松、气排球、围棋、象棋、国际象棋、桥牌、国际跳棋、舞龙、柔力球、太极拳、健身气功、笼式足球、航空模型、航海模型,共计126个小项。项目尽可能覆盖各年龄阶段、各类人群的喜好,预计参赛群众达7000人
圣火熄灭这一届全运给天津都留下些什么
9月8日,全运会主火炬缓缓熄灭,第十三届全运会在天津闭幕。全运会落幕了,她给主办城市天津留下了什么?
一座城市,绽放美丽
2011年8月16日,天津成功取得第十三届全运会的主办权,此后6年,天津为迎接全运会进行了“全动员”和“全参与”。
“我们把改善民计民生作为办好全运会的重要任务。”第十三届全运会组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天津市副市长曹小红8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为迎全运,天津开展城市综合整治,推进街景立面美化提升、净化亮化改造、交通秩序整治等重点工作,整修道路110多条,新建、提升绿化面积1742万平方米。
同时,全面提升天津市奥体中心、海河和重点道路沿线夜景灯光。为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关停淘汰落后企业。
六年筹备,天津为举办全运会的软硬件都有了惊人的改变。湛蓝的天空、整洁的道路、异国风情的建筑、错落有致的绿植,井然有序的交通……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海河两岸绚丽的夜景灯光交相辉映,绚丽多彩。有朋自远方来,都处都有市民和志愿者温暖的笑容。
十多天的全运赛事,无论是远方的客人还是本城市民,都觉得“天津变化很大”。
一场盛会,全民参与
“参加全运会开闭幕式文体展演的7000多名演员中,专业演员不到60人,绝大多数都是热爱体育的健身民众和青年学生,年龄最大的80岁、最小的只有7岁。”曹小红称,天津几乎全民参与承办全运。
全运会举办期间,来自天津市43所高校的1万多名志愿者,分布在各个场馆、公交站点,或维持秩序,或提供咨询,克服天气炎热、工作任务繁重等困难,圆满完成各项志愿服务任务,展现了天津青年最靓丽的风采;电力、供排水、燃气、气象、公共交通等领域的干部职工,夜以继日、默默无闻地奋战在第一线,保障了全运会顺利举行。
除了付出,还有获得。天津市600名社会各界人士参加了火炬传递,数万名普通民众参与了圣火采集、健身展示、热场演出等重点活动,全运会成为他们展示幸福生活、展现健康成果的大舞台。在19个大项、126个小项民众比赛中,全国有数百万民众参加了选拔比赛,其中仅天津市参与基础选拔的人数便达数十万之多。
天津市还以承办全运会为契机,深入实施“全运惠民工程”,着力打造“15分钟健身圈”,建成社区健身园1万多个、笼式足球场等多功能运动场地100个、健身公园124个、登山步道30条70公里,方便民众就近健身。
据天津市体育局副局长张欣介绍,目前,该市建有各类体育场地2万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15平方米,现有各类体育社会组织5000余个、社会体育指导员3万余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42%,国民体质合格达到93%。
一个理念,刻进记忆
天津是中国近代体育发展的先驱城市,曾创造了许多全国第一:第一座赛马场,第一节体育课,第一场校际体育运动会,近百年前亚洲最大、最先进的综合性体育场等都出自天津。
第十三届全运会激活了历史的回声,也激活了天津人对于体育执着的记忆。1908年,《天津青年》杂志连发三问:中国什么时候能够派运动员去参加奥运会?我们的运动员什么时候能够得到一块奥运金牌?我们的国家什么时候能够举办奥运会?
而今,天津全运会以改革之态横空于世,从“巅峰对决”到“全民健身”,从“精英竞技”到“草根擂台”,天津全运会一切创新,都以人民为中心;一切改变,都传递着“人民至上”的核心理念。
透过全运会这扇窗,天津展示了城市文明,汲取到发展动力,收获了广泛好评,“全运惠民、健康中国”的理念深植于心,刻进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