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体育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体育百科

阿提拉时代有什么经典战役?为何中国古代战争都是几十万的规模,欧洲却只有几千几万

时间:2024-05-12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体育百科

在签署条约后,匈人为著巩固和加强他们的帝国,便在拜占庭的边强撤向内陆地区。在此两战中,匈人首次使用了攻城槌及攻城车等重形装备。在长期围困后,狄奥多西二世投降,命皇室使节亚纳多留斯与阿提拉相议和平条约。在杀害布来达后,阿提拉成为唯一统治匈人的君主,并再度将矛头指向拜占庭帝国。号称30万到60万人,但实际上绝对不会超过15万人。

阿提拉时代有什么经典战役

公元432年,匈人各部落在鲁嘉(Ruga)的领导下完成了统一。公元434年鲁嘉死后,他的两个侄子阿提拉和布莱达(Bleda)便继承了他而统治著匈人。436年,阿提拉无情地谋杀了他的胞兄,独自君临帝国。之后他们的势 力快速扩展,并开始与当时的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二世相讨归还几个在拜占庭帝国庇护下的叛教部族。于翌年,阿提拉和布来达于马古斯(Margus,现波扎雷瓦茨,塞尔维亚境内城市)会见了拜占庭帝国的代表团,在谈判后并达成一个十分成功的条约:拜占庭承诺归还叛教部族(这些部族曾经恊助拜占庭对抗汪达尔人),并把以往每年对匈人的350罗马镑(约114.5千克黄金)纳贡增加两倍,开放更多与市予匈人商人互市,并为每个被俘虏的罗马人支付8个金币的赎金。在签署条约后,匈人为著巩固和加强他们的帝国,便在拜占庭的边强撤向内陆地区。而狄奥多西二世便藉此机会,建立了君士坦丁堡的城墙,并沿多瑙河建立防御工事,增强了拜占庭帝国的防御能力。  在接下来的五年,匈人未有再对拜占庭帝国进行大规模进攻,而是转而向波斯帝国进攻。但是,当他们在亚美尼亚遭到波斯还击打败后,阿提拉便放弃征服波斯。公元440年,匈人再次把注意力放到拜占庭帝国,并屡次侵扰多瑙河北岸的商人市。阿提拉指责拜占庭人未履行他们的条约,更声称马古斯的主教亵渎了在多瑙河北岸的匈人皇家坟墓,要胁要再次进攻拜占庭。阿提拉率领匈人横渡了多瑙河,把伊利里亚地区(今巴尔干半岛西部地区)和色雷斯地区彻底摧毁,其中还包括了省会费米拉孔。匈人一直攻打到马古斯,在此当匈人正与拜占庭人相讨交出主教的条件时,该名主教出逃并放弃了此城。  狄奥多西二世在汪达尔人的领袖盖塞里克占领迦太基以及萨珊王朝皇帝伊斯特格德二世入侵亚美尼亚后,决定撤除多瑙河沿岸的防御工事,使得阿提拉更容易进攻巴尔干半岛。公元441年,匈人铁骑先后攻陷了马古斯,费米拉孔(Viminacium),辛吉度努姆(Singidunum,今贝尔格莱德)及塞尔曼(Sirmium)等城市,直至翌年狄奥多西二世从北非调回他的军队,以及发行新金币支付军费,才暂时遏止了阿提拉的攻势。在此之后,他认为已有足够力量对抗阿提拉,便拒绝了匈人的要求。  在要求被拒后,阿提拉于公元443年再沿多瑙河沿岸发动大规模进攻,并侵占了军事重镇Ratiara,及围攻了Naissu(Nis,尼斯,今塞尔维亚境内城市)。在此两战中,匈人首次使用了攻城槌及攻城车等重形装备。然后匈人军队再度横扫巴尔干半岛,沿著Nishava河攻陷了谢尔迪卡(今保加利亚首都索菲亚),菲立普波里斯(今保加利亚城市普罗夫迪夫),留莱布尔尬兹(Arcadiopolis,今土耳其境内城市)等大城市,最后攻至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  匈人虽然消灭了城外的罗马守军,但由于欠缺攻城器具,所以面对着君士坦丁堡的巨大城墙只能围困该城。  在长期围困后,狄奥多西二世投降,命皇室使节亚纳多留斯与阿提拉相议和平条约。最终狄奥多西二世与阿提拉达成协议,签订一条更严厉的条约:拜占庭同意赔偿6,000罗马镑(约1963千克黄金)作为早前毁约的惩罚,而每年纳贡增加三倍至2,100罗马镑(约687千克黄金),至于每个被俘虏的罗马人支付的赎金亦增至12个金币。这些条款虽然为拜占庭帝国带来更沉重的负担,但亦暂时满足了匈人的欲望,使他们再次撤向内陆地区。根据约尔丹尼斯(Nishava)及普利斯库斯(Priscus)的著作记载,约于公元445年,即匈人撤向内陆地区后不久,布莱达便被阿提拉杀害。在杀害布来达后,阿提拉成为唯一统治匈人的君主,并再度将矛头指向拜占庭帝国。公元450年,阿提拉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西欧,并向西罗马帝国表示愿意与之结盟,共同对付图卢兹的强大西哥特王国。在此之前阿提拉与西罗马帝国,尤其与当时已成为大公的埃提乌斯(幼时被作为人质交换至匈人帝国,与阿提拉交情深厚)维持著一段良好的关系。在当时,匈人军队对巴斯克人和哥德人的节节胜利,使阿提拉在西欧已获得“大元帅”(magister militum)的称号。而汪达尔王成塞瑞克(Geiseric),在惧怕西哥特人的阴影下,对西欧其他各族的外交努力亦对提升阿提拉在西欧的影响力产生帮助。

为何中国古代战争都是几十万的规模,欧洲却只有几千几万

真的动用几千几万人的战争,那还真不能算是小打小闹。即便放在古代的中国,那也算是有规模的战争了。

其实这里面有个很大的误会。因为我们在比如说《三国演义》之类的战争题材的小说里,战争规模动不动都是几十万人。曹操有一个豪言,“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但实际上,在三国时期,各路军阀已经非常讲究特种兵作战,讲究兵精而不在多。不再是此前“韩信带兵,多多益善了”。曹操当时的实际人马加上荆州投降的不会超过20万;而对方周瑜3万,刘备1万。周瑜还很大气地对刘备讲,你就在旁边观战吧,看我如何破曹。

在汉朝以前,打仗动不动就是倾全国之力,上到60岁下到14岁,全部征发上前线。秦灭楚,秦破赵,都是几十万人规模的大战役。而如今古战场遗址上的皑皑白骨,仍然可以见证当年战场的酷烈。

汉武帝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改变了中国传统的战略方式方法。汉朝军队不再以大规模的步兵防御匈奴人的攻击,而是更注重于精兵化、闪电战法,速战速决,反手为攻。汉朝一直到灭亡,在军事上力压游牧民族,汉武帝功不可没。

汉末黄巾军的流民军队的失败,恰恰说明了以前那种以人数取胜的方式彻底破产。此后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层出不穷。

曹操正是从安置百万青州黄巾流寇中,组织起来的三万青州军,奠定的自己由弱变强的基础。

当时,曹操的特种部队虎豹骑(2000人)、吕布手下高顺的陷阵营(700人)、公孙瓒的白马义从(3000人)、刘备的白毦兵(1000人),等等,这些都是精兵原则下的产物。

著名的官渡之战真正决定战争胜负的,其实就是偷袭乌巢的5000兵马;夷陵大战号称60万,实际上刘备水陆兵马加起来也不会超过6万人,而孙权抵御时,甚至连3万人的军队都凑不齐。

一直到明清两季,著名的军队,规模基本都是几千人而已,上万都难。无论是戚家军(3000人)、辽东铁骑(3800人)、关宁铁骑(4500人),甚至满八旗(总计6万人不到)。那些小说里描绘的百万军队的战争,其实都是虚数。

其实在号称兵力和实际兵力这一点上,古代欧洲战场和中国是差不多的。

欧州自从罗马帝国覆灭之后,一直处于分裂状态。各国之间的战争,相当于中国各诸侯国的之间的战争,甚至都算不上。

在古欧洲欧洲战场上,曾经多次出现几百人规模的战争,就是相当于我们中国小村子里面纯民间的打架。毕竟我们中国民间宗族之间为了争个水源打打打架,也动辄上千人。

古代欧洲实际上规模最大的,非主观性的联合的代表整个欧洲的作战,可能也就只能算得上几次“十字军东征”。号称30万到60万人,但实际上绝对不会超过15万人。因为根据统计得出来的最大的军队图卢兹(Toulouse)的雷蒙德的军队,也不过只有大约1200名骑兵和8500名步兵。

中国只有到了灭国级的战争,动用的军队才会超过10万数以上,比如近现代的一些战争。而实际上此时欧洲战场上的战争也是动用10万级以上了,彼此彼此了。

所以中国打仗,其实到了汉朝以后、近代以前,基本上也都是要么拖家带口的流民军,正规作战的部队通常也都是10万数以下的,只是吹起牛逼来,比较吓人而已。

图卢滋是哪个国家的

图卢兹是哪个国家的?答:图卢兹是法国法国朗格多克-鲁西永大区上加龙省省会城市。位于拉泰拉勒-加龙运河和南运河的汇合处。欧洲空中客车的总部就位于这里。建于古代,是沃尔卡埃泰克托萨热斯的要塞。在罗马时期城市得到发展,名为托洛萨。后为阿基坦的加洛林王朝的主要城镇。778年后成为图卢兹封建伯爵领地首府。以后,修建了一些宗教建筑和大学(1229)。1420年建立大理院,在法国大革命前它一直对朗格多克有管辖权。16世纪宗教战争时期,该市支持天主教联盟。1814年4月10日苏尔特元帅在反击惠灵顿公爵的半岛战争的最后一次战役中,在图卢兹城外战败。右岸高地旧城内有商业区。左岸低地为圣西普里安区,从4世纪起就是主教管辖区,自1317年起是大主教管辖区,有许多中生纪式教堂。城内许多文艺复兴式和16~17世纪建筑构成法国最光辉的建筑之一。德阿塞扎特大厦内有1323年创建的J.弗洛罗学院。蒙莫朗西公爵在市政厅的院内被处决。市内有圣雷蒙德,保罗·迪皮伊等著名艺术博物馆。美术学院位于18世纪修建的河边堤岸,相邻的16世纪修女院中有一所天主教学院。城市的建筑始终保留着玫瑰红砖瓦的特色。旧城中心失修的大部分建筑物已拆毁,建起现代化的商业中心,与较古老的建筑风格很不协调。为向急剧增长的城市人口提供住房,在旧圣西普里安区西南新建城镇,取名米拉(意为“奇迹“)。19世纪图卢兹随着铁路的兴建发展了商业。工业多样化,有化学工业和飞机与机器制造业,充分利用了比利牛斯的水力和拉克的天然气。航空航天工业已得到惊人的发展,包括研究,试验,专家培训和飞行器制造(快帆式喷气式飞机,协和式客机,空中客车和军用构件)。

欧洲人有理由发生十字军战争吗

寻找天堂的王国——十字军·欧洲 十字军时代是欧洲中世纪历史里议论纷纷的一页。这是因为他一个在东西方文化背景下的国家们相互杀伐,但也是一个文化大交流的时代。所以其正负面影响的多少直到现在,争论和各方证据的发现都时有出现。 作为整个战争的导火索其实只是小亚细亚半岛上游牧民族国家塞尔柱突厥王朝对拜占庭帝国的进攻。但是随后发展的战争局势则将整个伊斯兰教世界国家和基督教世界的大部分国家都尽收于战争之神的罗盘中。如果我们将信仰背景和宗教屠杀暂时放在一边。我们就可以发现这场战争确实给了东西方之间一次真正大规模的交流机会。十字军虽然最后被穆斯林军队赶出了中东地区,并且最后的结果从领土上看,除了几个岛屿外几乎是一无所获。但是那仅仅是在表面上。。本文将对十字军时代对西方军事领域所产生的影响作尽量详细的叙述。 从十字军一跨入穆斯林世界开始,三个种文化就开始了碰撞。这种碰撞开始是排斥,但是不久之后就混合在了一起。而最后的结果则是三者相互有选择性吸收和融合了其他两方的特点最终促进了自己的文明发展。拜占庭那高度发达的典雅幽默的文明,随着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流传到了东欧和俄罗斯,并和当地的传统文化柔和后形成一种崭新的东正教文化。同样具有智慧的穆斯林东方文明也随着之后的土耳其帝国的崛起而得到了再次的兴盛。欧洲文明虽然被上述两者视为野蛮、粗鲁的代名词,且通过军事力量对两者的世界进行着强行的渗透。而欧洲列强则依靠从十字军时代后期所开始的新文艺复兴运动和几乎是从没有停止过的的战争,在几百年后开始完全压倒东方世界。 十字军初期 十字军在与塞尔柱人的初次的几度交手中,轻装的塞尔柱骑兵常常利用自己在机动性上的优势,避开十字军直接和正面的进攻。他们通常在战略上采用游击战的方式。而在战术上穆斯林骑兵或佯装撤退或是且战且退,将十字军们诱入到早已设计好的陷阱之中。塞尔柱军队还擅长使用佯装撤退的招数,诱使十字军在后面追击。使得十字军在一段时间的追击之后,军队中不同单位和不同素质的部队由于速度上的差异演变成为距离上的差异。而由此导致了十字军整体的混乱和力量的分散。而这时塞尔柱的伏击骑兵或是诱敌骑兵则就会掉转马头,从四面八方将十字军团团包围加以歼灭。而且在塞尔柱军队的作战过程中始终以弓箭作为主要的武器,采用猛烈的箭雨攻击方式不间断的攻击着十字军.塞尔柱军队在关键和最后时刻,常常集中主要力量打击十字军的侧后翼。在第二次十字军东征时发生的多利拉尤姆之战(1097年),(由于第一次十字军是一次法国中西部和德国的农民作组织的非正规军化的十字军。所以又有将此次十字军作为第一次十字的说法)其就吃过这样的亏。不过此战中塞尔柱帝国军队的表现也并非是尽如人意。。。 两个世界的第一次军事碰撞:多利拉尤姆之战 在开始正文之前我先说说多利拉尤姆之战。这并不只是因为这是欧洲军队和东方穆斯林军队首次的交手,而是因为此战中双方都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大致的暴露了出来。叙述这场战役会使大家对于我的后文就有更好的理解。当时的十字军被分成了南北两路军,南路军由罗梅茵公爵和图卢兹的雷蒙德伯爵率领,北路军则由诺曼第公爵率领。虽然十字军的兵力被分成了两个部分,但是由于在当时的几位主要的指挥官心中对于即将发生的战斗,谁都没有个底。所以虽然是分开行军,但是两军的行军间隔距离只有几小时的路程。而后来的战斗的发展证明了这种“谨慎”挽救了北路军的失败命运。 在出发后的几个小时里,北路军没有遭遇到任何的攻击和危险。但是就在他们渐渐放松的时候,塞尔柱军队突然从从南、东、北三个方向上出现开始了进攻。即一个“》”型阵势。此时的北路军正行军至一块起伏不定的乡间地区,且由于穆斯林骑兵部队的速度太快,所以北路军还没有来的及展开兵力,就被团团包围了。不过塞尔柱骑兵部队的传统进攻步骤并不是立刻进行突击,而是采用了箭雨袭击十字军。所以这给了北路军宝贵的几分钟时间。不久塞尔柱军队带有偷袭性质的突击也在十字军北路军骑士们所进行的反突击下遭到了失败。塞尔柱骑兵见状只有将十字军团团的围住,并用几乎是不间断的箭雨射击此时还沉浸在惊慌中而挤作一团的北路军。但是不久之后塞尔柱军队的指挥官就发现箭雨的袭击虽然给十字军造成了混乱,但是这种混乱不仅没有达到可以一击崩溃的临界点。而且更为糟糕的是十字军正在从最初的打击中清醒过来并利用所处的山地地形渐渐的形成了防御阵形。 虽然塞尔柱人手中的角弓是一种非常出色的武器。其的射击距离接近200米,而且穿透力也不小。但是直到16世纪左右,经过几次改良后的这种角弓才勉强能够在较近的距离上穿透锁子甲。 不过已经到了嘴边的肥肉,塞尔柱人是不会吐出来的,为了消耗十字军部队的士气和防止其乘机突围,塞尔柱军队并没有急欲发起总攻击。他们的作为是将十字军团团的围住,用弓箭不断的射击。不过这对于当时普遍装备着锁子甲和盾牌的十字军们所造成的伤亡并不是很大,不过欧洲骑士们的马匹则就没有那个好运了。在之后的整整五个小时里,塞尔柱军队的箭雨就根本没有停过,而且渐渐的...其试探性和骚扰性的骑兵冲锋,规模是越来越大、越来越猛。而被困在其中的十字军的伤亡则在不断的增加,而此时最为致命的是他们胜利信心的动摇和体力的消耗。。。 就在北路军离崩溃已经不远的时候,就象小说中峰回路转的剧情一样。十字军的南路军及时的赶到了。南路军还有有完全展开队形,就立即向塞尔柱军队发起了大规模的骑兵冲锋。塞尔柱的军队特别是遭到南路军突击的左翼部队仅仅在一次冲击之后就出现了大批的伤亡和混乱。而被围的北路军部队在见到援兵之后士气大振,也趁此时展开了全面的反击。北路军出动了全部的骑兵夹击正在被南路军攻击着的塞尔柱左翼部队。顿时战场局势急转直下,塞尔柱军队在两面夹击之下不久之后就开始了撤退。而这种撤退又迅速的变成了溃退。。。最后战斗的结果是:此役穆斯林阵亡3000人左右,而十字军的伤亡人数也在4000人左右。十字军的骑兵由于有盔甲的保护所以伤亡的很少,4000人里有超过了七成的人是在那五个小时里抵御土耳其人骚扰袭击时负伤的步兵。但是骑兵马匹的伤亡则让诺曼公爵头疼不已。。。 不过此战的伤亡人数对于之后一连串的战斗来说并没有太大意义。此战的意义在于十字军的士气方面的影响,首战胜利的背景下使得十字军的士气大为高涨!并且此战的余波一直支撑着他们一路打到了耶路撒冷。

欧洲历史上的宗教战争

1、十字军东征

十字军东征(拉丁文:Cruciata,1096年-1291年)是一系列在罗马天主教教皇的准许下进行的、持续近200年的、有名的宗教性军事行动。

由西欧的封建领主和骑士以收复阿拉伯穆斯林入侵占领的土地的名义对地中海东岸国家发动的战争,前后共计九次。

十字架是基督教的象征,因此每个参加出征的人胸前和臂上都佩戴“十”字标记,故称“十字军”。

当时原属于罗马天主教圣地的耶路撒冷落入伊斯兰教手中,罗马天主教为了收复失地,便进行多次东征行动。

但实际上东征不仅仅限于针对伊斯兰,如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就是针对信奉东正教的拜占庭帝国。

十字军在他们占领的地区建立起了几十个十字军国家,最大的是耶路撒冷王国,此外还有安条克公国,的黎波里伯国等。

2、法国宗教战争

法国宗教战争(les Guerres de religion)(1562—1598年,一说1559—1594年),又名胡格诺战争/雨格诺战争。为民族国家的统一和经济的复兴创造了条件。

16世纪40年代,加尔文教开始在法国传播,称为胡格诺教。法国南部的大封建贵族信奉加尔文教,企图利用宗教改革运动来达到夺取教会地产的目的。

他们与北方有分裂倾向的信奉天主教的大封建贵族有深刻利害冲突,最终演变成长期内战。连续八次的天主教和新教的激烈对抗,对十六世纪的法国造成了破坏。

亨利四世于1598年颁布宗教宽容的南特敕令,30多年的胡格诺战争自此结束。使法国王权得到加强,为民族国家的统一和经济的复兴创造了条件。但也有其局限性。

3、乌干达宗教战争

乌干达宗教战争,英国圣公会、法国罗马天主教会和阿拉伯伊斯兰教传教士在赤道非洲乌干达地区传教过程中发生的冲突和战争。

19世纪,位于今乌干达共和国境内的布甘达国王穆特萨一世在位期间(1856~1888),其王国开始受到外国影响。1877年,英国圣公会的传教士进入布甘达。

法国罗马天主教会和阿拉伯伊斯兰教的传教士亦接踵来到乌干达赤道非洲地区传教。当地国王姆旺加惧怕外来者对其臣民的影响,遂决定根除外来传教士。

但他未及实施这一计划就被迫出逃,而由其兄弟基凯瓦继承王位。虽然基凯瓦允许3种宗教享有平等传教权力,但乌干达并未得到和平。

4、布干达宗教战争

布干达宗教战争,19世纪末布干达基督教武装与伊斯兰教武装之间的战争。1888年9月,布干达国王姆万加被伊斯兰教派废黜,其弟卡勒马被立为国王。

次年4月,姆万加组织基督教武装进攻首都坎帕拉,被支持卡勒马的伊斯兰军打败。10 月姆万加得到卡格瓦酋长率领的基督教军援助,再次进攻坎帕拉,伊斯兰军败退布尼奥罗。

11月伊斯兰军与布尼奥罗军联合攻打坎帕拉,基督教军败,退至布林古格韦岛。1890年2月两军在布尔万伊会战,伊斯兰军大败。1991年5月,基督教军在布甘加齐再次打败伊斯兰军,姆万加复位。

5、三十年战争

三十年战争是由神圣罗马帝国的内战演变而成的一次大规模的欧洲国家混战,也是历史上第一次全欧洲大战。

这场战争是欧洲各国争夺利益、树立霸权的矛盾以及宗教纠纷激化的产物。战争以哈布斯堡王朝战败并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而告结束。

中世纪后期神圣罗马帝国日趋没落,内部诸侯林立纷争不断,宗教改革运动之后又发展出天主教和新教的尖锐对立,加之周边国家纷纷崛起,于1618年到1648年爆发了欧洲主要国家纷纷卷入德意志内战的大规模国际战争,又称“宗教战争”。 

战争基本上是以德意志新教诸侯和丹麦、瑞典、法国(法国是信天主教的,但是为了称霸欧洲和新教国家站在了一起)为一方,并得到荷兰、英国、俄国的支持;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德意志天主教诸侯和西班牙为另一方,并得到教宗和波兰的支持。

这场战争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是欧洲近代史的开始。这场战争使日耳曼各邦国大约被消灭了25至40个百分比的人口;路德城维滕贝格四分之三人口阵亡,波美拉尼亚百分之六十五的人口阵亡,西里西亚四分之一的人口阵亡,日耳曼各邦国男性有将近一半阵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十字军东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布干达宗教战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乌干达宗教战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法国宗教战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十年战争

一个传奇,狂信者与勇敢者的奇迹!问题重重却成果辉煌的东征

公元1095年11月,法国克勒芒,在大教堂外的广场上,这时的罗马教皇乌尔班二世,在大教堂前,向着下面密密麻麻的民众展开了演讲。乌尔班二世向人们呼吁,要求进行「 ”上帝的休战”,基督世界的君主们,不得在为领土的保全和扩张而战,而应该「 ”向东方行军”,去「 ”成就神圣的责任”。乌尔班二世的演讲,赢得了巨大的欢呼声,甚至一位来自勒布伊的主教阿德马尔,直接跪在了乌尔班二世脚下,发誓要参加远征。这就是后世鼎鼎大名的「 ”十字军”的开端。 克勒芒会议 为什么教皇的号召能得到如此巨大的欢迎呢?这是因为,基督教的圣地耶路撒冷,此时就在所谓的塞尔柱帝国的控制下,塞尔柱人并不信奉基督教,因此,对于一般的基督教徒而言,这本来就是一个东征的绝佳理由。但是,为什么之前不去东征,而教皇偏偏要在这一年鼓动东征呢?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在东方的拜占庭帝国,由于遭遇1071年曼齐刻尔特战役失败后一蹶不振,开始挡不住塞尔柱人的攻势了,因此皇帝阿莱克修斯主动派人向教皇求援。但是,这也不是拜占庭皇帝第一次求援了,之所以这回罗马教皇答应,则是因为乌尔班二世的前任格里高利七世,在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的政治斗争中落于下风,本人被逐出罗马,从而导致教廷声誉大跌,因此,乌尔班二世希望通过鼓动大军,征服圣地来重振教廷。 看,这就是嘴里全是教义,心中全是生意的罗马教廷。 隐士皮埃尔和他的贫民十字军 乌尔班二世希望能筹备一支很正规的东征大军,因此专门要求参加者要向居住地的主教申请,并且规定了统一的出发时间,那就是下一年的8月15日,可是,却有一支神奇的「 ”贫民十字军”先跑了。这个贫民十字军,是在一个叫做「 ”隐士皮埃尔”的法国修士组织的,这个衣着破烂的修士凭着一只驴子走街串巷,在各个村庄中穿梭,利用嘴皮子,鼓动了很多拖家带口的民众加入队伍,组成了由乌合之众构成的「 ”贫民十字军”,并且在第二年春天就先跑了。之所以皮埃尔能鼓动这么多人,一是因为他口才确实不错,二是因为乌尔班二世自己说过,只要参加东征,就可以「 ”洗清罪孽”,这下,小神棍有大神棍的背书,那说服效果自然加倍了。 贫民十字军最终汇聚成了10万人的队伍,并且准备通过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然后南下去圣地耶路撒冷。可是,皮埃尔只是个神棍,队伍里又是乌合之众,同时还缺乏补给,等到了君士坦丁堡,这群人已经因为路上的饥饿而只剩下一半人了,而且沿途还多有骚扰当地民众。导致拜占庭帝国迅速组织船只,将他们打发到了小亚细亚一带,在那里,可怕的塞尔柱突厥人很快就击败了这些「 ”叫花子”,贫民十字军就此完蛋。 而此时,正牌的十字军才刚刚组织完毕。 正牌十字军 有意思的是,正牌十字军也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谁是主帅。当时西欧最强的两位帝王,一个是神圣罗马帝国的亨利四世,另一个就是法国国王腓力一世,可是,亨利四世和教廷是敌对关系,而腓力一世因为婚外情被教廷处罚,都不适合,乌尔班二世左思右想,终于有了个折中的主意,那就是让法国国王的弟弟佛蒙杜瓦伯爵于格担任主帅,不过这个于格后面其实只是个挂名主帅而已。 除了于格以外,正牌十字军主要有四队人马。第一个是来自神圣罗马帝国的洛林公爵戈德弗鲁瓦,他带着弟弟鲍德温和堂弟鲍德温,通过募捐和变卖土地家产等方式,得以统领2万军队。二是西欧西北的诺曼底公爵罗贝尔一行人,罗贝尔比戈德弗鲁瓦更狠,把领地抵押给了弟弟来筹集军费,同时,他的妹夫布鲁瓦伯爵埃蒂安虽然是个学者型领主,但又是个妻管严,被自己老婆逼得和大舅哥一起领着1000多人出发,另外,还有同样叫做罗贝尔的弗兰德斯伯爵,领着500骑兵加入了他们的队伍。而第三部分,则是来自法国南部的图卢兹伯爵圣吉尔,他50多岁了,却非常刚愎自用,是个倔老头,和教皇这边派遣的代表阿德马尔关系非常好,对了,阿德马尔就是当场下跪参军的那位。不过圣吉尔领地很大很富裕,因此同样带着近5万人的部队出发。 波埃蒙多(又译为博希蒙德) 至于最后一路,那就太特殊了,是意大利诺曼王朝的47岁的普利亚公爵波埃蒙多和他20岁的侄子丹克雷迪,领15000人加入东征,为什么说他们特殊?因为他们之前是拜占庭帝国的死敌,平时没少交战,而十字军名义上还有着救援拜占庭帝国的任务,你说这有没有意思?不过,这二人却是之后十字军中最厉害的猛将和主心骨。 四路人马一一朝着分割欧亚的君士坦丁堡前进,可是,到了这里之后,却面临一个问题,拜占庭皇帝阿莱克修斯要他们宣誓效忠,打下来的领土都归拜占庭所有。一些兵力弱小的诸侯,比如罗贝尔和于格,很爽快地就同意了,而一些强大的诸侯,则很抗拒,比如洛林公爵戈德弗鲁瓦,这位老兄甚至安排军队在君士坦丁堡城下列阵,差一点就要和拜占庭帝国兵戎相见了。还好,最后十字军的各位成员,最终还是勉强同意了宣誓,这才得到了度过海峡所需要的船只和补给,不过,此后拜占庭还会制造更多麻烦。 尼西亚之战 第一次东征的十字军,说他们残暴,可以,但是说他们没有战斗力,那就完全不对了。登陆小亚细亚地区的十字军,经过先前的整编,大约拥有5万人,这5万人一到这里,堪称摧枯拉朽,这群西欧重装骑士们首先就把之前吊打拜占庭帝国的罗姆苏丹国给好好收拾了一顿,罗姆苏丹阿尔斯兰不仅在首都尼西亚附近战败,就连老婆孩子,也都给十字军打包送给了阿莱克修斯。不过,阿莱克修斯做事太权谋,在十字军要快打下尼西亚城前,他就派密使劝降了城内守军,就这样把十字军的胜利果实给抢了。 再说回倒霉的阿尔斯兰,他战败后,立马和东边的敌人联合起来,一同对战十字军。这就是著名的多利留姆之战,结果,这一战,在普利亚公爵波埃蒙多的主导下,阿尔斯兰败得更惨,当他的部队与十字军主力激战时,一小队十字军别动队居然通过山路绕到他们的后方,领队的将领居然是主教阿马德尔,这主教堪称教廷武力担当,一马当先带队痛击阿尔斯兰的军队,最终,十字军以4000人的代价歼灭了近23000人的敌军。从此以后,除了坚壁清野和小队骚扰,基本任何敌人敢于在小亚细亚和十字军叫板了。 洛林公爵戈德弗鲁瓦 搞笑的是,这期间,洛林公爵戈德弗鲁瓦因为狩猎熊而受了伤,而图卢兹伯爵圣吉尔也病了,并且很严重,主教阿马德尔等一干人认为圣吉尔要快去了,都来到他床前听遗言,结果过了几天老爷子居然完全康复了。同时,十字军运气还特别好,当时很多当地向导都劝十字军尽量绕道亚美尼亚来避免遭到罗姆苏丹残军袭击,结果十字军大部队也没听,可是却非常顺利地离开了小亚细亚,与之相比的是数年后,第二批前来支援的十字军正是因为罗姆苏丹军队的伏击而惨败。 可是,也正是多利留姆一战十字军赢得太漂亮,结果一直到南边的重镇安条克前面,十字军一直缺乏补给,他们原本就没啥补给部队,全靠就地抢夺和拜占庭帝国支援,不过后者很不靠谱,因此,等到了叙利亚第一重镇安条克城前时,这群人灰头土脸,除了装备和战斗技能,其它跟之前的贫民十字军有得一拼。 还好,此前与十字军大部队分头行动的丹克雷迪和鲍德温,通过小部队占领了小亚细亚南部沿海的塔尔苏斯,并恰好收服了当地一队来自西欧的海盗,这个发现启发了十字军主将们,他们发现,虽然拜占庭皇帝不给补给,但是我们可以让威尼斯、热那亚和比萨等西欧势力通过海运来补给呀。 安条克城历史悠久 然而,尽管当时塞尔柱帝国境内诸侯互相敌对,安条克缺乏援救,不过这个从希腊继业者时代就建立起来的大城市,还是易守难攻,十字军从1097年10月开始围城,一直到次年6月,尽管有海路补给,但依然缺衣少食,不少骑士直接把战马杀了吃,但还是解决不了问题,许多士兵开始逃亡。在此期间,埃及的法蒂玛王朝还派人和十字军联络,说希望能结盟对付塞尔柱人,但是耶路撒冷正是在法蒂玛王朝控制之下,结果,谈判不欢而散。十字军这边断绝和法蒂玛王朝的联络后,解决粮食补给的希望更加渺茫,主教阿马德尔一看,干脆呼吁全军斋戒三天,可惜神棍的办法解决不了现实的问题,士兵该饿还饿,该跑还跑,甚至贫民十字军的老大皮埃尔也跑了,这位大哥鼓动别人去死很积极,可真到了生死存亡之时,就展现了真面目,不过他运气不好,被丹克雷迪抓住了,从此十字军各位将领无一不鄙视这位修士。 形势随着3月份一艘来自英格兰的补给船发生了改变,这艘船满载木材。十字军得到木材以后,解决了安条克城附近缺乏树木取材的问题,波埃蒙多修建了三座高塔用于监视城内的情况。表面上看,这似乎没有改变战局,但是暗地里,有意思的事情发生了。1098年6月2日,波埃蒙多在晚上作战会议上告诉战友们,他有一位内应在城墙一座塔楼担任守备队长,今晚会发下绳索,十字军可以让数十位勇士通过绳索入城,趁机打开大门。原来,三座塔楼中,两座只是幌子,而有波埃蒙多侄子丹克雷迪负责的塔楼,是用来和城内内应通信的。 安条克的沦陷 结果,按照波埃蒙多的主意,安条克果然城门大开,十字军蜂拥入城,一顿烧杀抢掠,尴尬的是,他们过于兴起,居然把城内满载粮食的粮仓一并烧毁了,看来,这缺粮的日子还得多过几天。同时,就在他们破城的同一时间,安条克城东面的援军终于过来了,摩苏尔的统治者克尔伯加带着塞尔柱帝国各地汇集的部队挺进,合计共有近10万人之众,而十字军这边,这会只剩下了3万人左右,还饿了近7个月的肚子,这局面表面看起来是无解了。 而十字军的援军……真是不说也罢,原本听说十字军攻陷了安条克,阿莱克修斯就点起大军,准备接管这座重镇,但是听说东面塞尔柱大军也要来了,阿莱克修斯于是立刻下令全员班师。而还有可能的援军,则是文章开头提到的「 ”妻管严”布洛瓦伯爵,他听说克尔伯加在逼近安条克,就事先跑路了,待在了西北方的塔尔苏斯城内,随时可以坐船逃跑,但他又心里有愧,总觉得对不起战友们还有家里对自己很期待的妻子,不过,等他见到一些后面逃出安条克城的骑士们有模有样渲染逼近的塞尔柱大军的可怕时,他总算能心安理得地留在安全的塔尔苏斯了。 塞尔柱士兵面对的步行十字军骑士 但是,实际上,城内的十字军此时的成员其实不一般,通过前面的战斗和饥饿的筛选,现在留下来的人,大多是战斗力强、斗志激昂还信仰虔诚的一波人,这波人,注定要创造奇迹。克尔伯加的部队在6月8日包围城市,并在9日拂晓时分派遣部队开始攻城,十字军这边,则派出王弟于格、两位罗贝尔的精锐小部队偷偷布置在塞尔柱人的主攻城门前。塞尔柱人一进攻,十字军就城门大开,偏巧这个城门入口狭窄,涌进来的塞尔柱士兵刚冲进来,面前就出现一群全身披挂重装甲的西欧骑士,砍瓜切菜一般收割了塞尔柱人,吓得不少塞尔柱士兵转头就跑,和后面一波人撞个正着,一片混乱之下,第一天的进攻就终结了。 此后,克尔伯加一看,这十字军正面作战果然势不可挡,得智取,于是就让大军围城,企图饿死十字军。这一招下来,十字军果然因为饥饿而疯狂减员了,还有一些人则最终选择了偷偷流出城逃跑,克尔伯加似乎也不怎么拦截,估计他想将自己压制十字军这件事传扬出去吧。 士兵手中的长矛即为传说中的圣枪 就在这个时候,十字军这边又开始使出绝技了,那就是来自神棍的忽悠。有人对图卢兹伯爵圣吉尔说,自己做梦,梦到天使说城里有当年沾有耶稣的血的圣枪,挖出来的话,十字军就能战无不胜,圣吉尔听了很感兴趣,开始在十字军中传播,其它人则对此嗤之以鼻,认为是50多岁的圣吉尔老糊涂了。可巧,在6月14日夜晚,塞尔柱人营中某处突发大火,据说可能是流星或者是闪电所致,十字军内部听说这件事大受鼓舞,圣吉尔于是趁机开始挖掘工作,果然找到了一支破损的长枪。 圣吉尔于是毕恭毕敬地把「 ”圣枪”供了起来,虽说像是波埃蒙多、戈德弗鲁瓦等主将不相信这事,但是底下的骑士和士兵们听说「 ”圣枪”在手,各个士气大振,就等着出城,在「 ”圣枪”庇护下痛打塞尔柱人,当然,从后世看来,能很轻易地猜到这是圣吉尔等人的计策。又过了几天,波埃蒙多派出使者,领着懂 *** 语的皮埃尔出城,和克尔伯加谈判,果不其然,尽管皮埃尔和克尔伯加谈了很久,后者还是断然拒绝和谈,不愿放弃到手的十字军「 ”大鸭子”。但是,波埃蒙多从皮埃尔带回来的只言片语中,明白了对方的大军混杂许多其他塞尔柱诸侯的部队,凝聚力极差,因此,他开始筹备主动出战。 塞尔柱大军惨败 6月28日拂晓,十字军主动开城出击,与塞尔柱人的10万大军决战。塞尔柱人占据有利地形,弓箭手盘踞在靠近敌人的山头上。按照克尔伯加的设想,这应该是场很轻松的战斗,可很快,他就发现自己真是看错了十字军,这根本不是正常人,全是一群疯子!十字军在波埃蒙多的安排下兵分6部,个个身着最好的盔甲,在日光下闪闪发光,寒气逼人,一开战,就全部不要命一般冲了上来,塞尔柱人一下被压制了下去,而他们的弓箭手也发现,自己的箭对于那些最勇猛、威胁最大的骑士难以造成杀伤。一时间,塞尔柱大军人心浮动,电光石火之间,波埃蒙多派出了自己最精锐的骑兵,绕到侧翼,直冲山头上的塞尔柱弓箭手,一时间山头上像是铺了层红地毯,塞尔柱士兵个个殒命当场。很快,克尔伯加这边的诸侯就纷纷开始逃跑,毕竟谁也不愿意拿自个的宝贝部队送死,要不然战后用啥保障自己的权力? 于是,塞尔柱大军彻底崩溃,十字军一路追杀,阵斩2万多人。此后,在东征路上,基本没有什么势力有胆子和十字军野战了。事后,十字军主力出现了分裂,波埃蒙多脱离了大部队,转而开始研究,怎么才能把包括安条克在内的诸多城市变成自己的地盘,现在,大家就能明白,为什么这位骁将能够向对手妥协,而又在战场上出死力了吧,人家都是为自己考虑的。当然,由于他的功绩确实卓越,安条克倒也真落到了他的手里,这就是后面十字军诸国中的安条克公国。同时,一直在战场上勇猛异常的暴力主教阿马德尔也因为瘟疫而病死了。 圣吉尔(又被称为雷蒙德四世) 早就与波埃蒙多有嫌隙的圣吉尔,则选择了带队南下,继续朝耶路撒冷挺进,与他目的一致的,还有戈德弗鲁瓦和两位罗贝尔。不过,在安条克决战后近1年时间里,十字军总体上没有选择急行军,而是进攻沿海城市来扩张海上补给线,同时还忙着另外一件事,那就是抢地盘。 十字军里面,像是波埃蒙多的侄子丹克雷迪和戈德弗鲁瓦的弟弟鲍德温这些人,都没有封地,因此东征除了信仰问题之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抢地盘当家业,因此,丹克雷迪和鲍德温动不动就找波埃蒙多和戈德弗鲁瓦借兵,去打那些自己想要的地盘,如果不是早先十字军困难还比较多,这两人估计连塔尔苏斯城都要抢上半天了。另外,还有图卢兹伯爵圣吉尔,虽然他封地很大,但是由于没有得到十字军总帅的位子,同时功绩也没有自己看不上的波埃蒙多那样显赫,因此也很想打下地盘来做补偿。 耶路撒冷沦陷 但是,尽管如此,1099年6月,包括圣吉尔、戈德弗鲁瓦、两位罗贝尔和丹克雷迪的部队抵达耶路撒冷并开始攻城,此时他们已经仅有15000人左右的部队了,但很快,1个月后,守备远不如安条克的耶路撒冷即告沦陷,虽然过程也不容易,但是相比较安条克之战而言,耶路撒冷的陷落之迅速,真的比不上坚守长达半年之久的安条克。当然,相同之处也是有的,那就是十字军同样在这里搞起了屠杀。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随着耶路撒冷的陷落而结束,这个结果,极大地超过了教皇乌尔班二世的设想,原本仅仅只是收复圣城,重振教廷声望的东征,居然在中东国家留下了四个基督世界的国家,分别是波埃蒙多的安条克公国、圣吉尔的儿子得到的特里波利伯爵领、戈德弗鲁瓦的耶路撒冷王国和他弟弟鲍德温的埃德萨公国。日后,这些十字军留下的国家将给塞尔柱人和法蒂玛王朝带来许多麻烦,但是,他们的存在,同时也 *** 了四分五裂的中东世界,并将导致一位枭雄萨拉丁的崛起,此人将在百年后夺回耶路撒冷。 混杂虔诚信仰以及私利野心的十字军 十字军的诸位将领中,除了波埃蒙多、丹克雷迪、鲍德温这些动机里私利大于信仰的人之外,其实也有一些目的很单纯的人,比如说主教阿马德尔,这位神职人员堪称教廷模范,说到做到,还能做得很好,并且确实为东征献出了生命,还有像诺曼底公爵和弗兰德斯公爵两位罗贝尔,他们在战后便离开了耶路撒冷,回到了家乡,不求一地做报酬,确实是仅仅为了信仰而战。而很多十字军士兵,也在战后选择回到了故乡。 不过,西方的君主们或许想不到,这问题重重却战果辉煌的第一次东征,并不是基督世界扩张的开始,而是其扩张的巅峰,此后的东征,将越来越艰难。

瓜达莱特战役的战役背景

公元376年,在北方匈奴人军事压力下,约一万五千名西哥特人经罗马皇帝的允许下,渡过多瑙河,向巴尔干半岛迁移,定居于罗马境内,作为同盟者为罗马帝国御边。418年在西哥特人图卢兹建立了西哥特王国。从418年到507年,其疆域包括了西班牙和高卢的大部分领土。他们于511年在武耶被法兰克人打败,退到西班牙。其间,公元476年,哥特人一位首领奥多亚克废黜罗慕路·奥古斯都路斯,将西罗马帝国的国徽转让给东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灭亡。自此,长期的、反复的、绵延不断的奴隶、隶农起义和外族入侵,推翻了西罗马的奴隶制统治,从此,西欧各族开始了封建社会阶段。随着西罗马帝国奴隶制的崩溃,各日耳曼国家开始了封建化过程。所谓封建化就是采邑制的普遍实行,采邑就是封地,国王在战争中将土地分封给酋长,酋长又将土地分封给追随他的人,这些酋长后来形成世俗贵族集团。通过层层分封,形成一种从小到大的领主与附庸的关系。在采邑内,领主拥有政治权利、经济权利、司法权和自己的武装。根据封建法律,国王有权要求贵族提供服务,宣誓效忠,但国王也有义务保证贵族的合法权利,从而形成双向权利、义务的“准契约关系”,这与中国的封建制有极大的不同。所以封建化实际上意味着国王对全国土地的终极所有权分解为无数贵族的土地实际占有权,国家分解为无数个独立的地方政治实体。封建制使贵族集团拥有了反抗国王的实力,封建法规又使他们拥有了对抗国王的权利。针对时强时弱的国王,他们也采取了服从或对立的态度。在封建化过程中,教会也得到了封地,从而教会也成为一种独立的力量。此一时期,穆斯林势力处于强盛的奥斯曼时代,穆斯林在北非的势力已经伸入到的黎波里(今利比亚首都)等地。穆阿维叶派由奥克巴·本·纳菲指挥的一支远征军,一直深入到突尼斯。670年,穆阿维叶任命奥克巴为北非总督,并给他增派1万骑兵。同年,奥克巴开始建筑凯鲁万城。这座城市后来成为征服马格里布的大本营和伊斯兰文化中心。698年,穆斯林的一次陆海两军联合行动把拜占庭人从迦太基和其他城市赶出去,从而结束了他们在北非的统治。当地居民柏柏尔人在一位传奇式的女人卡希娜领导下进行抵抗,但终归失败。此后,柏柏尔人也皈依了伊斯兰教,并成为穆斯林进一步征服的有力支柱,有的还成了军队高级将领。708年,穆萨·伊本·努赛尔被任命为北非总督。穆萨是《先知传记》作者伊本·易司哈格的孙子。他巩固了从埃及到大西洋的广大北非地区,并从柏柏尔人中大量招兵,扩充军队,增强军力,为征服隔海相望的西班牙做准备。7世纪末8世纪初,当生机勃勃的阿拉伯人到达北非时,处于封建化过程的西哥特王国却进入了阴谋与混乱的时代。西哥特王国的国王们没有采取世袭制而是由贵族选举产生,这导致了王位的争夺异常激烈,总共32位国王中有10位被篡权者杀死。在少数情况下,父亲的王位由儿子继承,但这往往引起内战。富裕的教会也经不起权力的诱惑,有时与贵族联手反对国王,农民也因为近似奴隶的地位而对现状不满。靠篡位上台的最后一个国王罗德里克与大贵族矛盾重重。阿拉伯伍麦叶王朝驻北非的埃米尔(即统治者)穆萨看到了西哥特王国内的混乱,711年他派遣塔里格率12000摩尔人(北非土著柏柏尔人的后裔,7世纪被阿拉伯人征服后成为北非的穆斯林),渡过直布罗陀海峡,进攻西哥特王国。

西哥特人的历史

378年,西哥特人不堪忍受罗马人的奴役,举行武装起义。401年,西哥特人在首领阿拉里克领导下,由巴尔干半岛侵入意大利,后来阿拉里克在四万奴隶和数万蛮族出身的罗马士兵配合下,终于在410年攻占罗马城,大肆劫掠三日后离去,419年,西哥特人在高卢南部和西班牙地区,以土鲁斯为中心建立第一个得到罗马帝国承认的蛮族王国,西哥特王国。714年,西哥特王国灭亡。他们原居罗马帝国东北部,4世纪下半叶,受到来自中亚的匈奴人的威胁,开始向西迁徙。公元378年安德里诺堡战役,西哥特人打败了罗马帝国的军队,410年西哥特人又洗劫了罗马城,随后占领了高卢南部阿基坦地区,以图卢兹作为首都,建立了西哥特王国,其疆域包括卢瓦尔河以南的西南高卢和比利牛斯半岛的大片土地。在西哥特人统治下的阿基坦,罗马高卢贵族的地产大多未受损害,他们依然按罗马帝国时的方式生活,罗马文化所受到的冲击不大。507年图卢兹被北部的法兰克王国所占,西哥特人大多迁至西班牙,阿基坦地区转归法兰克王国,但法兰克人从未在此建立过直接统治,因而阿基坦人的罗马传统也未曾中断。6—7世纪,瓦斯孔人徙入阿基坦,后来集中居住在加斯孔尼地区,较多地保存了自己的传统。因此,高卢南部地区逐渐形成了不同于北部的独特文化。西哥特人是和东哥特人有紧密关系的日耳曼人,公元3世纪时居住在罗马以前的达西亚省(现在的罗马尼亚)。在被允许住在帝国疆界内以后,他们开始反抗罗马人,并开始了战争流窜:410年洗劫了罗马,418年在图卢兹建立了西哥特王国。从418年到507年,其疆域包括了西班牙和高卢的大部分领土。他们于511年在武耶被法兰克人打败,退到西班牙。711 年,他们的基督教国家(先是信仰阿利乌斯教,但从589年改信天主教)最后在那里被从北非侵入的穆斯林教徒消灭。

    推荐阅读
  • 减脂锻炼必备,全面塑性四大核心肌群练习法

    划船也是一项很好的背阔肌训练动作,通过模仿划船的动作,在保持背部挺直的同时,使背阔肌得到充分的拉伸和收缩,帮助脂肪燃烧,塑造健美背部。仰卧起坐是一项经典的腹肌训练动作,通过地面上的起坐动作,可以锻炼到腹直肌和腹外斜肌,帮助减脂和塑造小腹曲线。平板支撑也是一项很好的腹肌训练动作,通过保持身体平衡的同时,可以锻炼到腹横肌和腹外斜肌,提高腹部稳定性和力量。

  • 网球为什么叫大满贯(网球大满贯是什么意思)

    另外,网球运动中的“大满贯”,特指选手在一个赛季里囊括澳网、法网、温布尔登和美国公开赛等四项赛事的桂冠。澳网是四大公开赛中最迟创建的赛事。所以,夺得大满贯头衔对每个职业网球选手来说都是最终的梦想,为至高无上的荣耀。而且他于1996年奥运会夺得奥运男子单打网球金牌,因而他亦是职业金满贯的得主。

  • 腾讯体育17日冬奥表演(腾讯新闻体育比赛怎么没精彩回放了)

    金博洋的运动生涯2013年,金博洋获得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青年组总决赛冠军。2018年1月,以300.95分的总成绩首次夺得四大洲花样滑冰锦标赛男单冠军。2018年2月17日,平昌冬奥会花样滑冰男单自由滑比赛中国选手金博洋得到194.45分,以总分297.77分获得第四名。

  • 企鹅体育(企鹅体育为什么主播都说找老板合作)

    上届欧洲杯的冠军是葡萄牙队。北京时间2016年7月11日3:00,欧洲杯决赛在法兰西大球场打响,东道主 法国队与 葡萄牙队迎来最后的决战!C罗在上半场伤退,双方都制造出了有威胁的攻势但未能破门。此役,法国队中,格列兹曼、博格巴、帕耶、吉鲁等名将均首发,葡萄牙则由C罗领衔出战。之后,双方均错过了不少的破门良机。这是本场比赛的唯一一个进球,小将埃德成为了葡萄牙的英雄,帮助自己的祖国拿到了历史上第一座大赛的冠军奖杯。

  • 内马尔的女朋友叫什么?内马尔的现任女友是哪里人

    她于2015年参加了巴西著名的选美比赛,并被评为第三名。进入三十岁的内马尔,被爆料出正在考虑组建家庭的打算。内马尔目前效力于法国足球甲级联赛的巴黎圣日耳曼足球俱乐部。在巴萨4年,内马尔获得10座冠军奖杯。在法甲的处子赛季,内马尔获得联赛最佳球员称号。2014年内马尔首次参加世界杯;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内马尔作为队长率领巴西国奥队首次获得男足金牌。2022年11月8日,入选巴西国家队卡塔尔世界杯26人大名单。

  • 飞速解锁游戏新篇章,电竞装备引领潮流风尚

    飞速解锁游戏新篇章电竞装备引领潮流风尚在这个数字化时代,电竞已经成为一项备受瞩目的运动,逐渐走上了聚光灯的中心舞台。高性能电竞鼠标凭借其精准的定位、超快的反应速度和出色的握持感,成为电竞选手们战胜对手的神助攻。电竞装备不仅仅是一种潮流风尚,更是电竞选手们征战游戏世界的法宝。它们提供了细腻的操作体验、沉浸式的游戏感受以及舒适的游戏环境。

  • 92年欧洲杯各队名单(1992年欧洲杯丹麦队24人大名单)

    92年欧洲杯各队名单(1992年欧洲杯丹麦队24人大名单)

  • 绝密武器:掌握绝佳的技巧

    它们能够以惊人的速度和精确度执行任务,给敌人带来巨大的压力和威胁。只有通过掌握多种技巧,才能够使文章在结构和内容上更加完善。无论是写一封感人至深的家书,还是创作一篇充满热情的游记,掌握绝佳的技巧生成文章能够让读者产生强烈的联想,使作品更加生动且具有吸引力。这些创造性的作品往往能够给读者带来新的思考和启发,产生深远的影响。

  • 现代体育的特点(现代体育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简述现代体育的主要特点体育愈来愈成为全社会的需要,人民生活的需要。竞技运动向国际化和高水平发展。篮球运动的核心特点在于其集体性的空间对抗,这一特点体现在运动员如何迅速、精确地将篮球投入篮筐,同时阻止对方得分。运动员不仅需要个人技术,还需协同集体配合,展现个体与集体相结合的竞技艺术。此外,篮球还是一种情感释放的方式,能够缓解压力,并通过非习惯性的手部运动促进大脑发育,对学习和生活都有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