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于自然失业率水平的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在长期不存在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替换关系。工资变化率部分地由预期通货膨胀率决定,部分地由实际失业率决定;通货膨胀率等于工资变化率减去生产率增长率。其中,短期菲利普斯曲线表示为失业以及通货膨胀间的替代关系。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表示的是预期通货膨胀率与实际的通货膨胀率相等。实际操作中,这表现为即便通货膨胀率的上涨,失业率也不会因此下降。
什么是菲利普斯曲线长期效应
菲利普斯曲线表示的只是一般的通货膨胀,即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的逆相关关系,而且是短期存在,但忽略了滞涨的情况;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与纵轴平衡的直线,即无论通货膨胀的程度如何,失业率总是保持在其自然失业率水平。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说明了什么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说明了: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关系的曲线。
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经济学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理论解释,尤其是萨缪尔森和索洛将原来表示失业率与货币工资率之间交替关系的菲利普斯曲线发展成为用来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不分长短,分为三种曲线,“失业工资”曲线第一种菲利普斯曲线表明的是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化率之间的关系。可称之菲利普斯曲线,为“失业-工资”菲利普斯曲线。其表现形式是:在以失业率为横轴、货币工资变化率为纵轴的坐标图上,由右下方向左上方倾斜的、具有负斜率的一条曲线。
它表明: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化率二者呈反向的对应变动关系,即负相关关系。当失业率上升时,货币工资变化率则下降;当失业率下降时,货币工资变化率则上升。在一轮短期的、典型的经济周期波动中,在经济波动的上升期,失业率下降,货币工资变化率上升。
长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区别
长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区别如下: 1、短期菲利浦斯曲线即在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的一种替换关系。反映了失业率上升是治理通货膨胀的代价, 而通货膨胀上升则是降低失业率的代价; 2、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垂直的。在长期工人预期的通货膨胀和实际通货膨胀是一致的。垂直于自然失业率水平的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在长期不存在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替换关系。扩张性的政策只会导致通货膨胀,而不能降低失业率。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
垂直于横轴。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垂直于横轴,是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关系的曲线,体现了通货膨胀率下降与失业率上升之间的替代关系。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描述通货膨胀与失业或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与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关系是什么
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相比于短期,加入了工人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因素,可以有效解释对雇主和工人来说实际工资才是最重要的事实。短期曲线的前提是预期通货膨胀率保持不变,而在长期范围内,人们有充分的时间调整通货膨胀的预期。
菲利普斯曲线由传统的短期曲线发展至长期曲线的历程:
1958年,菲利普斯根据英国1861-1913年间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的经验统计资料,提出了一条用以表示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这条曲线表明:当失业率较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高;反之,当失业率较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低,甚至是负数。根据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货币工资可以表示通货膨胀率。因此,这条曲线就可以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交替关系。
即失业率高表明经济处于萧条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平都较低,从而通货膨胀率也就低;反之失业率低,表明经济处于繁荣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平都较高,从而通货膨胀率也就高。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但是,原始的菲利普斯曲线关注于名义工资,没有考虑通货膨胀预期,它无法解释对雇主和工人来说实际工资才是重要的这样一个事实。工人们关心工资的购买力而不是货币工资本身,雇主也不关心名义工资而关心劳动的真实成本,这使人们对原始菲利普斯曲线的真实性提出质疑。
1968年,货币学派的代表弗里德曼指出菲利普斯曲线忽略了影响工资变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工人对通胀的预期。
对工人来说,实际工资才是真正重要的,所以名义工资变化率必须用通货膨胀率来纠正。工资变化率部分地由预期通货膨胀率决定,部分地由实际失业率决定;通货膨胀率等于工资变化率减去生产率增长率。即:只有生产率的增长率才能使这条垂线移动。
这里的长期与短期,不是一个时间概念,而是一个经济概念。看预期是否正确,通货膨胀预期是否能全部进入工资合同。不是,就是短期;是,就是长期。
扩展资料
菲利普斯曲线提出了如下几个重要的观点:
第一,通货膨胀是由工资成本推动所引起的,这就是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理论。正是根据这一理论,把货币工资增长率同通货膨胀率联系了起来。
第二,失业率和通货膨胀存在着交替的关系,它们是可能并存的,这是对凯恩斯观点的否定。
第三,当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u)时通货膨胀率为0。因此可以把自然失业率定义为通货膨胀为0时的失业率。
第四,由于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交替关系,因此可以运用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用较高的通货膨胀率来换取较低的失业率,也可运用紧缩性的宏观经济政策,以较高的失业率来换取较低的通货膨胀率。这就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与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的关系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与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是一种与通货膨胀有关的关联关系,简言之,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因为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不断运动而形成的。其中,短期菲利普斯曲线表示为失业以及通货膨胀间的替代关系。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表示的是预期通货膨胀率与实际的通货膨胀率相等。与此同时,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的实际失业率固定在自然失业率之上;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则截然相反,预期通货膨胀率小于实际通货膨胀率,劳动者的预期工资大于实际工资。
短期与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的区别
1、政策含义差别: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的呈现为垂直的状态,表示的是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是不可替代的。实际操作中,这表现为即便通货膨胀率的上涨,失业率也不会因此下降。正因为预期通货膨胀率的存在,才使得政策无效化;但是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通货膨胀政策则对此有一定效果,能够有效的减低失业率;
2、曲线形状差别:在长短菲利普斯曲线的绘制过程中,横坐标为失业率,纵坐标则为通货膨胀率。在该图中,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呈现为垂直状态,这可以看出失业率不能替代通货膨胀率;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具体曲线呈现状态无法确定,但是可以用于分析控制通货膨胀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