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33万平方公里的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最大的沙漠,同时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被称为“死亡之海”“生命禁区”。为了抵御沙漠对公路的侵蚀,石油筑路人采用了固沙绿化措施。塔克拉玛干沙漠起源于第三纪末期地球版块激烈运动,导致青藏高原周边山地被整体抬起,形成了世界屋脊。在沙漠公路两侧,每5公里有一住房一口水井,全部108户。目前而言,根本改变不了整个大的环境面貌。
沙漠中的绿色长廊——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绿化工程影像纪实
20年前在沙漠中种植的胡杨,如今已经长成参天大树。 拥有33万平方公里的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最大的沙漠,同时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被称为“死亡之海”“生命禁区”。直到20世纪90年代,大规模的石油勘探开发才将这块神秘之地唤醒。建设者不仅在这片浩瀚的大沙漠中建成了公路,而且创造出令世人惊叹的绿色奇迹。在大漠腹地建起林木培育基地,为公路绿化工程提供草种和树种。 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但用于勘探开发的大型机具设备如何才能走进沙漠腹地?开采出的石油和天然气又怎样走出沙漠进入市场?在这些问题面前,修建一条横穿沙漠的公路成了必然的选择。1994年,石油筑路人建成了一条500多公里贯通沙漠南北的公路。此后,公路的长度不断延伸,一条条保障油气田开发的支线道路也应运而生。用草方格和土工布隔断两种措施保护公路免受流沙侵蚀。 为了让这条运输长龙能在流动沙漠中立足,大规模的防沙治沙战役开始了。为了抵御沙漠对公路的侵蚀,石油筑路人采用了固沙绿化措施。他们先把干草编成方格植入沙漠,辐射公路两侧百余米宽,然后用土工布立在草方格中间,形成一道道隔断,最后才在草方格上种植林木。公路两侧铺设了上万公里的供水管道,形成绿植滴灌系统。工人正在铺设滴灌管道。 为了保证林木的成活率,科研人员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试验,筛选了70多种耐高温、抗风沙的植物。经过人工驯化,其中4种完全能够在恶劣的沙漠环境中生存。在大面积播种之后,这些成活的植物有效减缓了公路两侧沙漠的流动速度,阻隔了流沙对公路的反复袭扰。 从2003年开始,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实施防护林生态工程——在主公路两侧种植70余米宽的林木带,总面积达到3500多公顷,种植2000余万株抗逆性强的柽柳、沙拐枣、梭梭等防风固沙优良植物;同时,每隔10公里建一口水井,以实现滴灌浇注。沙漠中的太阳能供水站为绿化工程提供了水源。经过20多年建设,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两旁早已形成绿色长廊。 经过20多年的努力,一条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绿色长廊终于建成,这是人类治理沙漠的成功之作。如今,塔克拉玛干沙漠已经有了新风姿——绿色林木带簇拥下的黑色长龙横亘在金黄色沙海之中,川流不息的车队让广阔的沙漠有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与此同时,沙漠深处的油气田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公路运输业的兴旺也有效带动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为新疆人民的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
塔克拉玛干漠沙面积庞大,有绿化的可行性吗
众所周知,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面积超过330000平方千米 。很多人都很好奇:我们能不能凭借植树造林的经验,完全绿化塔克拉玛干沙漠,将这里的土地利用起来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不能这样做,因为塔克拉玛干沙漠是自然形成,而非人为形成的。
塔克拉玛干沙漠起源于第三纪末期地球版块激烈运动,导致青藏高原周边山地被整体抬起,形成了世界屋脊。这座“高墙”挡住了来自海洋的湿润空气,再加上这里是我国内陆,西北地区又常年多沙,经过多年的地质变化,逐渐形成了现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所以,塔克拉玛干沙漠自古就是沙漠性气候,骨子里天生就有沙漠的基因。如果非要把它变成绿洲,需要从根本上解决青藏高原遮挡湿润空气的问题,也就是说要把青藏高原削低才行,不然塔克拉玛干沙漠会一直保持这种模样。
当然,除了搬迁喜马拉雅上之外,也有其它的办法,比如对塔克拉玛干沙漠实行全天候不间断灌水,灌溉整个沙漠,保证植物正常发育。不过这基本上等于白日做梦,水资源够不够不知道,单单每天沙漠蒸发的水,就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就算再怎么改造,这里也不会成为下一个“塞上江南”的。因此,我国对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这样的自然形成的沙漠的态度,基本上是采取分段治理的方法。比如在河流、公路附近种植树木,保证基础设施不被沙漠迫害,以点带面地扩大绿植面积。
治理沙漠是必须的,但也要分清楚情况和对象。像塔克拉玛干沙漠这样自然形成的沙漠,是不需要过得干涉的,只要注意不要严重影响周边环境就好。如果过多干预了,反倒会事与愿违,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
我国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种植了大量植物,现在变成什么样了
我国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种植了大量植物,现在达到了我们难以想象的效果。
众所周知,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的第二大沙漠,沙质是流动性的,十分难以治理。这种沙漠风沙很大,沙土流动性强,水分根本无法保持住,所以很多树木和草本植物都无法用于治理这里的沙漠。但是这么一片巨大的沙漠如果不进行治理,它会逐步侵蚀周围的土地,会将原本良好的土地也沙漠化,这是十分令人担忧的。而且塔克拉玛干沙漠里储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其他资源,也需要一条通道运输出来。所以国家投入了上亿的资金用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绿化。那么具体是如何做的呢?
首先就是选择合适的植被种类。大家现在熟知的梭梭树、樟子松、沙拐枣等植物,它们能够很好地巩固住沙土。像沙拐枣这种植物,虽然根系并不能深入地下很多,但是它能长得十分庞大,直径可以达到数十米。这样,就可以连接起周围庞大的土壤,从而达到巩固沙土的目的。沙子固定住了,风刮不起来沙土,空气就不会愈加干燥,也更加适合人类生存。
其次,国家还修建了公路。一是方便物资运进沙漠,而是方便将石油等资源运出沙漠。当然,沙漠的恶劣情况会加速公路的毁坏,所以在公路两旁也种下了两排合适的树种。这些树木不仅保护了公路,变成“公路卫士”,还成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路标,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如今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越来越繁荣,是一代又一代塔克拉玛干人民奋斗付出的结果。现在塔克拉玛干里很多地方长出了美丽的植被,成为了旅游胜地,还种下了很多其他地方没有的名贵药材。我们祖国的劳动人民利用自己的智慧,利用自然,将荒芜变绿洲,值得全世界的学习和赞美。
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如今变为沙漠绿洲,如何不算踏青好去处
对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想必许多来过新疆 旅游 或旅行的人,都曾前往。经过人为的不懈努力,如今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确有了比较大的变化,对游人来讲外貌的确变为沙漠绿洲,但它仍然摆脱不了中国第一大沙漠,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的命运,不算踏青的好去处。这是为什么呢?我把它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三大原因:一、大环境尚未形成适应人类生存的空间。这里用两组数据说明这个问题,新疆16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六分之一,而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为32万平方公里,占新疆总面积的五分之一。塔克拉玛干荒漠绿化工程规划面积698平方公里,占沙漠总面积的0.22%,而且要到2020年才能完成。目前人们所称的沙漠绿洲,实际上就是沿沙漠公路两边种植起来的一条长436公里,宽72到78米的护路林。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很少能够看到住户人家。在沙漠公路两侧,每5公里有一住房一口水井,全部108户。这是护林人的天堂,就有小两口在此居住、生活和工作。他们的工作任务很单纯,就是护林,定期给树浇水。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尽管有所绿化,但其占比实在是微不足道。目前而言,根本改变不了整个大的环境面貌。风沙四起,飞沙走石的恶劣天气,时有发生,很不适应人类生存。二、小气候尚未达到适应人类生活的要求。2018年7月13日,我与家人去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旅行,看到这里的绿化带,基本是梭梭、多枝怪柳、四翅滨藜。这类植被抗旱能力强,适宜干旱少雨的沙漠环境,但大都针叶且十分尖硬,一不小心就会被刺伤人体。除此之外,沙漠还是沙漠,沙子仍然裸露,地上很难看到小草小花。听不到鸟语,闻不到花香。人们只是观光路过,无法在此停留生活。三、物质条件尚未满足人们对精神的追求。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绿洲是为公路而绿,造福人类,创造了世界奇迹。目前,这里还没有平整的土地,没有成片的一年生或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没有休闲 娱乐 设施,没有青青的草坪,没有盛开的鲜花,没有可供的饮水,满足不了人们的生活生存需要。总之,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目前只有灌木的绿,没有青草的青,的确是个 旅游 观光的好景点,但还不算踏青的好去处。 以上图片均来自作者本人现场拍摄,对图文有其它看法,请关注并留言交流。
有人想要把塔克拉玛干沙漠进行绿化,这种想法具有可行性吗
沙漠是地球局部环境恶化之后的产物,也是地球露出来的伤口,无法让人类居住。现在地球上沙漠的面积大约有3600万平方公里,如果全部变成森林,将会极大地改变地球的生态环境。
从理论上来讲,3600万平方千米的沙漠都变成森林后,每年可固碳上亿吨,不仅会抵消掉现在人类的排碳量,还会消耗大气中原有的二氧化碳的总量,全球变暖的事情就不会发生。
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塔里木盆地,面积为337,600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的第二大流动性沙漠,和德国、日本的国土面积相当。
改造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所有人的梦想,历史上,这里就有一些国家存在,比如著名的楼兰古国,就是因为这里的沙漠化过于严重,而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改造沙漠最重要的东西就是水,然而缺少地表水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特色,这里每年的降雨量不超过100毫米,但是蒸发量高达却高达每年1000~3000毫米,没有水,绿化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想法永远不会成真。
于是,就有人想到了将海水抽到塔克拉玛干沙漠,形成类似死海周围的环境,进而改善塔克拉玛干沙漠缺少地表水的状态,如果有了大量的海水,那么就会形成降雨,形成地表水,空气也会变得很湿润,在这种环境下,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绿化工程,有朝一日塔克拉玛干沙漠将会变成青山绿水。
这个想法有很多人讨论,然而从成本上来考虑,却显得非常不划算,因为这会消耗掉大部分能源,从渤海抽取海水到塔克拉玛干沙漠,需要多次提级,海水才能运到塔克拉玛干沙漠,这个从技术上没有什么大问题,类似于南水北调工程。
但如果科学家解决了能源问题,像核聚变装置如果研制成功,人类拥有了取之不竭的能源之后,将海水抽到塔克拉玛干沙漠似乎也是可行的。
一旦塔克拉玛干沙漠变成绿洲,那意味着增加了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宜居地带,而且也会改变整个大西北的气候。
塔克拉玛干沙漠绿化有可行性吗有多么的困难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在我国最大的沙漠,也是当今世界第二大的流动性荒漠,总面积达33万公顷,比华北平原的总面积还大,与德国和日本的领土面积类似,但是在我国华北平原上却生活着超出4亿人,是国内较大的人口数量聚集地,也是我国经济、农牧业和制造业等领域的主要地区,塔克拉玛干沙漠与华北平原的层面几乎同样,但是这里地区中则是河沙漫漫。
人迹罕至,是中国土地上更为荒凉的地域。而从气侯上看来,近些年在我国中国北方地区降雨量有增加发展趋势,这也是塔里木盆地中植物群落增加的首要缘故,但是相比于该区域的水面蒸发,这儿增加的降雨量或是相距极大的,并且降雨量增加并不具备气侯上的可持续,因此现阶段看来并并没有标准将塔里木盆地和塔克拉玛干沙漠开展大量的园林绿化更新改造。
就目前的情况看来,并没有足够的地面水和降水,更新改造这片荒漠基本上便是一个难解的难点。有句话叫“天下无难事,世上无难事”,这句话的观念大伙儿需要懂,因此将塔克拉玛干沙漠变为绿州并不是不太可能,大家必须看是否有需要做,将其变为绿州的实际意义多不多,及其会产生的危害有多大。因此针对人们而言,这也是必须有“一杆秤”来开展考量,并不是说一切的荒漠变为绿州全是一个好事情。
自然假如确实有一天,人们必须将塔克拉玛干沙漠变为绿州,那麼这一工作中很有可能又是一个刷新纪录的事情。只要有一天人类需要进行沙漠改造,那么总会想到办法让塔克拉玛干沙漠发生转变,我想这也不太可能有人去做这个事情,要改变需要百年甚至千年的时间才可能做到。所以综合情况来说,确实也没有必要针对这种极端性的气候现象沙漠地带进行改变。
塔克拉玛干沙漠绿化多少了
塔克拉玛干沙漠绿化范围已达57%。
塔克拉玛干沙漠一直是我国治理绿化的重点区域,根据最新的卫星图像显示,塔克拉玛干沙漠整体在不断的变绿,对于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系统改善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
NASA卫星显示,随着春季到来,塔克拉玛干沙漠在变绿,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塔里木盆地中心,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约400公里,面积达33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德国国土面积。
近年来,塔克拉玛干沙漠周围种植了越来越多的植物,尤其是塔里木沙漠公路周围,这条500多公里长的公路是世界上最长的沙漠公路。为保护高速公路不受沙尘暴影响,塔里木沙漠公路2005年就已经建成了436公里的“绿色走廊”。
扩展资料:
整个沙漠东西长约1000余公里,南北宽约400多公里,总面积337600平方公里,分布在新疆四个地区界内:巴音郭楞、阿克苏、喀什、和田,是中国境内最大的沙漠,故被称为“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也是全世界第二大的流动沙漠仅次于阿拉伯半岛的鲁卜哈利沙漠,流沙面积世界第一。
塔克拉玛干沙漠流动沙丘的面积很大,沙丘高度一般在100~200米,最高达300米左右。沙丘类型复杂多样,复合型沙山和沙垄,宛若憩息在大地上的条条巨龙,塔型沙丘群,呈各种蜂窝状、羽毛状、鱼鳞状沙丘,变幻莫测。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侧翼为雄伟的山脉:天山在北面,昆仑山在南面,帕米尔高原在西面。东面逐渐过渡,直到罗布泊沼盆,在南面和西面,在沙漠和山脉之间,则是由卵石碎屑沉积物构成的一片坡形沙漠低地。
塔克拉玛干沙漠绿化有可行性吗
近年来,很多人都已经意识到了沙漠化的严重性,沙漠绿化也已经成为了一项国家工程。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塔克拉玛干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我国的西北部,这里由于沙漠的影响,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恶劣天气,那么是否可以实现塔克拉玛干沙漠绿化呢?
塔克拉玛干沙漠沙漠化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位于我国新疆的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是“进去出不来”,因其庞大的面积和恶劣的生存环境被人们称为“死亡之海”。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东西有1000公里,南北有400公里,从外观上看起来是一个东西长于南北长度的一个椭圆形状,总面积达33万平方公里,相当于3个浙江省大小,2个河南省的大小。
这片沙漠的沙漠化非常严重,但最令人担忧的是它的流动性非常强,是世界上第二大流动性沙漠,不仅如此其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100毫米,甚至不足10毫米,但它的蒸发量却是2500毫米~3400毫米。
如果不做任何有效的治理措施的话,那么每一年的沙漠化面积都会不断增强,会给环境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所以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治理难度无疑是非常大的。
沙漠治理成功案例第一,库布其沙漠
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北部,面积有1.8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的第7大沙漠。在30年前,库布其沙漠还是一片风沙肆虐、寸草不生的荒漠。
但如今,库布其沙漠的治理面积达到了6000多平方公里,绿化面积达到了3200多平方公里,创造生态财富5000多亿元。
第二,毛乌素沙漠
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与陕西榆林之间,面积为4.2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的第4大沙漠,与库布其相邻。
经过我国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下,毛乌素植被覆盖率超过了80%,5000万亩地水土不再流失了,联合国环境专家将这称为“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迹”。
因此可以说,我国对这两个沙漠的治理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为什么库布其与毛乌素沙漠可以治理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库布其沙漠与毛乌素沙漠都并不是天然所形成的沙漠,先来说库布其沙漠,之前是一片广袤的草原。
在3000多年前的西周时期,这里开始有人类活动,主要是以放牧为主的古匈奴人,因为过度的放牧,到了春秋时期这个地方开始有了一点沙漠化的迹象,后来由于植被受到过度的破坏导致了环境恶化,降雨也随之减少,经历了几千年的时间形成了沙漠。
而毛乌素沙漠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也是一片水草肥美的大草原,居住着游牧的匈奴民族,是匈奴民族的政治和经济中心,当时是非常优质的牧场。
后来随着牧民对土地不加节制的开垦以及民族战乱的冲击,人类活动逐渐破坏着毛乌素的生态环境,到了唐朝时期,毛乌素就变成了一块小沙地,最后经过成千上百年的演变,气候变迁,沙地逐渐扩大并在明清时期形成了沙漠。
沙漠之所以会形成的主要原因就是缺水,虽然库布其沙漠属于土地沙漠化,但这里附近的水资源比较丰富,取水灌溉等都比较方便,植物有了水就可以存活。
所以在治理的时候就容易许多,同样的道理,毛乌素沙漠能治理成功,也有水资源丰富的原因,因为毛乌素的降水多,被专家称为“世界沙漠的暴雨中心”。
由此可见,因为环境改变或人为原因才造成沙化的是具有治理的先天条件。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治理难点:一般情况下,绿化沙漠需要两大条件,一是要有适宜的气候,二是要有一定量的水,这两个条件是缺一不可,但塔克拉玛干沙漠可是一个条件都满足不了。
首先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亚欧大陆,距离海洋较远,地处塔里木盆地内,位于昆仑山山脉和天山山脉之间。
其中北部的天山阻挡了来自北冰洋的水汽,西部的昆仑山脉同样阻挡了来自大西洋的水汽,降水稀少,所以水资源稀少;。
其次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流动沙漠,属于流动沙丘型,种植植被很难存活,因为流动沙丘对植物的毁灭性很强,在这种环境下植物很难存活,再加上塔克拉玛干沙漠气候非常恶劣,所以根本不足以支撑大规模的植物存活。
总之,以现有的条件来讲,我们只要能遏制住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不断扩张就已经很好了,想要将其完全绿化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植树造林真的可以将塔克拉玛干沙漠变成森林、草原吗
塔克拉玛干沙漠,在维吾尔语中意为“进去出不来”,因其庞大的面积和恶劣的生存环境历来被人们称为“死亡之海”。那么植树造林会将塔克拉玛干沙漠变成森林草原吗?答案是可以的。
塔克拉玛干沙漠这个沙漠位于南疆塔里木盆地中心,整个沙漠东西长大约1000余公里,南北宽大约为400多公里,总面积达到了337600平方公里,相当于德国国土的面积了,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仅次于非洲撒哈拉大沙漠,是全世界第二大流动的沙漠。
而且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流动沙丘面积比较大,其沙丘高度一般在100—200米之间,最高的达到了300米左右,沙丘波澜起伏,线条优美。因受到土地沙漠化的影响,中国北方由于沙尘暴的肆虐而饱受空气污染之害,由此中国下定决心开展了治沙工程。
目前中国也已经把毛乌素沙漠和库布齐沙漠成功的治理了,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自然环境与其不同。
改造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难点从目前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难点:
一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面积太大,要想改造为绿洲,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不可估量;
二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气候条件恶劣,降水少,而且温度高,交通还不便,后勤问题保证不了;
三是,塔卡拉玛干沙漠的流动沙丘比例太高,要变成绿洲的话,需要解决的相关技术难题较难;
四是,塔卡拉玛干沙漠缺少地表水,而且蒸发量高,据统计其蒸发量高达每年1000~3000毫米。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两面性虽然沙漠的面积缩减可以有效的降低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并且还能减少季节性的沙尘暴灾害。但沙漠的存在也是有其存在的道理,沙漠在维持地区乃至全球生态系统平衡方面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比如沙漠扬尘是大气降水所必须的凝结核的重要来源等等,因此沙漠的改造也随之改变了自然环境,也会有可能改变了大气环流,从而形成灾害。
但塔克拉玛干沙漠绿化是一件利在千秋的事,从上世纪开始国家的各个地方都出现了严重的沙漠化现象,因此整治这些地区的沙漠化,防止沙漠化继续蔓延就显得很重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难发现,已经有不少的沙漠渐渐成为了一片绿洲。
植树造林,草编方格的好处是可以防止流沙移动,再者可以收集雨水,供周围植被生长等优势。后来人们改进了种植方式,把种植的树木插入到灌满水的玻璃瓶中,然后种入地下,等到日后下雨时,树木的根就会从玻璃瓶上方长出,玻璃瓶中的根就会慢慢萎缩。
塔克拉玛干沙漠通过植树,也成功地逼退了流沙,并且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高速公路周围,已经实现了两侧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