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经典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10大经典战役)
第二次世界大战10大经典战役
二战经典战役之波兰闪电战
1939年9月,德国对波兰发动了代号为“白色”的侵略战争。战争中,德军首次成功实施“闪电战”,显示了坦克兵团在航空兵的协同下实施大纵深快速突击的威力。一个拥有3400万人口,100多万军队的国家,就这样在短短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灭亡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由此爆发。
二战经典战役之不列颠之战
不列颠之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对英国发动的大规模空战。而这次战争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空战,除了英、德两国之外,包括同属大英国协的新西兰、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爱尔兰、牙买加、斯里兰卡、南罗德西亚等国的空勤人员也投入英军;许多被纳粹德国占领的欧洲国家,包括波兰、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法国等撤至英国的空军,也加入了保卫英国的行列;当时属于中立的美国,也有志愿者组成了“飞鹰中队”(Eagle Squadrons)与英国并肩作战。同属轴心国的意大利,则派出“空军军团”与德国空军一起战斗。战争在1941年10月12日以德国的失败告终。
二战经典战役之基辅包围战
基辅会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包围战,也是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围歼战。整个战役持续了两个半月以上,在正面300公里、纵深约600公里的大片领土上进行。苏联方面军持久而顽强的斗争,对打破德军“闪击战”计划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德军在向莫斯科方向的进攻上受到了阻碍。德军赢得了在斯大林格勒发生的战争史上最大的歼灭战,却失去了发生在莫斯科的战争史上最大战争的胜利。
二战经典战役之偷袭珍珠港
1941年12月7日, 日军对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海军基地珍珠港进行的一次空袭,击毁了美国全部战列舰。珍珠港战役在战术上非常成功,但在战略上却犯下了致命的错误。它的不宣而战激怒了美国人,从而使世界上最大的军事强国加入战争。
二战经典战役之莫斯科保卫战
战事开始于1941年10月一直持续到1942年1月。莫斯科保卫战包括苏军粉碎向莫斯科进攻的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各突击集团而实施的一系列防御战役(1941年9月30日—12月5日)和进攻战役(1941年12月5日—1942年4月20日)。此次战役最终以苏联红军的胜利而告终。苏军取得了莫斯科战役的胜利,宣告了希特勒“闪电战战无不胜”的神话的破灭。
二战经典战役之斯大林格勒会战
斯大林格勒会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会战之一,是苏联军队为了保卫斯大林格勒和粉碎斯大林格勒方向的德军集团而实施的防御战役和反攻战役。在德军以多出0.7倍的军队、0.3倍的坦克和1倍多飞机的情况下,让苏联胜出。这次战役胜利的结果是:苏联从德军手中夺取了战略主动权,并一直掌握到战争结束。
二战经典战役之中途岛海战
中途岛海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场重要战役。这是一次航母战斗群对航母战斗群的战争。也是美国海军以少胜多的一个著名战例。其于1942年6月4日展开,美国海军不仅在此战役中成功地击退了日本海军对中途岛环礁的攻击,还得到了太平洋战区的主动权,因此成为二战太平洋战区的转折点。
二战经典战役之诺曼底登陆战
诺曼底登陆是盟军的一场战略性陆海空三栖登陆战,完全不同于在太平洋上的美日之间的岛屿登陆战,只要登上滩头就意味着胜利。盟军为这场战役一共投入了达288万的总兵力、各种飞机15700余架、各类船只6000余艘。盟军高层人物为这场登陆战构思了精妙和艰难的战略欺骗,并最后获得胜利。在欧洲成功开辟了第二战场。
二战经典战役之瓜岛战役
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也被称为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或简称瓜岛战役,行动代号为瞭望台行动,是同盟国部队(盟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区中,于1942年8月7日和1943年2月9日期间在瓜达尔卡纳尔和周围的岛屿进行的战役。这是盟军战略计划的一部分,以保护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之间的运输航线,也是盟军在太平洋反攻的开始。这是在科科达小径战役实施数个月后,盟军对日本实施的第2个主要攻势。瓜达尔卡纳尔是中途岛之后日本的再次失败,也是日本从战略优势走向劣势的转折点,从世界范围来看,1942年底盟军在瓜岛的反攻和胜利,与同时期的斯大林格勒会战、阿拉曼战役一起,成为同盟国进入战略反攻阶段的开始。
二战经典战役之柏林会战
柏林会战,1945年4月16日—5月8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争中,苏军实施的最后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战役于1945年4月16日发起,先后突破奥得河、尼斯河防线。25日又对柏林形成包围。苏军在对柏林的强攻中采取多路向中心突击,经激烈巷战。柏林战役苏军共俘虏德军38万人,缴获坦克和自行火炮1500余辆,飞机4500架。苏军也付出了30万人牺牲的高昂代价。5月9日,受希特勒继承人邓尼茨的委托,德军最高统帅部代表向苏联及盟国正式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第三帝国宣告灭亡,二战欧洲部分胜利结束。
世界史上经典的灭国级战役有哪些
一、长平之战
战国时期的长平之战(公元前262年),秦赵两国都倾尽全力,几乎把国内所有可以动员的力量都动员上了,最终战争的结果是秦国战胜,赵国四十万有生力量一夜之间被屠戮殆尽。长平之战也正是吹响了秦国兼并六国的序曲。
公元前262年,秦赵两国为了争夺韩国的上党郡,在长平(今山西晋城高平市西北)对峙,战争初期,赵国大将廉颇采用坚壁高垒以逸待劳的策略,本想等远道而来的秦军疲惫,然后再进行反击。
秦相范睢利用反间计使赵国临阵换将,用没有实战经验的赵括代替廉颇。赵括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针,改守为攻。秦国也更换主将,杀神白起披挂上阵,白起兵分两路,一方面假装溃败诱使赵军深入,一方面切断了赵军的退路。使赵军粮道断绝,被困在长。四十万赵军投降,赵括战死沙场。最终四十万赵军俘虏全部被活埋。
此一战使赵国国力大衰,再无力阻止秦国向东扩张。
二、李靖灭东突厥,摧古拉朽的灭国战争;
李靖是中国历史上顶级的军事家,他打起仗来从来都是快准狠,在敌人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他的大军早已经杀到敌人阵前。造就李靖最辉煌的战斗,当属于李靖打败东突厥,生擒颉利可汗。
颉利可汗对唐朝的威胁极大,唐朝刚刚建立的时候,颉利可汗带着突厥的部队围攻长安,李世民靠清空府库才换来了的屈辱的和平。时过境迁,在仅仅四年之后,唐朝的国力有所恢复,而东突厥国内发生了变乱,所属薛延陀、回纥、拔野古诸部相继叛离,又恰遇暴风雪,羊马死亡甚多,因而发生了饥荒,族人纷纷离散。
李世民决定借此机会攻打东突厥,李靖自然也当仁不让的担任总指挥。此战开始后,李靖首先出其不意,冒着严寒,率领三千精锐骑兵,从马邑出发,向恶阳岭挺进,颉利可汗仓皇逃往碛口。
逃跑之后的颉利可汗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便以和谈为目的,意欲赢得时间,以苟延残喘,俟草青马肥之时,逃到大漠以北,以卷土重来。李世民接到突厥和谈的消息后,也派遣鸿胪卿唐俭、将军安修仁去抚慰颉利可汗。
李靖得知朝廷和谈,但是他认为这是突厥防备最低的时候,若此时进攻突厥,则可以一劳永逸的解决突厥问题,大唐也不会再受到突厥的威胁。故而李靖在唐俭谈判时,又率军进至阴山,并让苏定方率领两百余骑又乘着大雾,悄然疾行,直扑颉利的大营,等颉利发现的时候,他已经来不及做任何安排,慌忙骑马逃走,突厥军也四散而逃。不久颉利可汗被李道宗擒获,并送到京师,东突厥从此宣告灭亡。
纵观李靖灭突厥的战争,从一开始李靖就出其不意,此后也一直秉承兵贵神速的特点,在颉利可汗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将颉利可汗打败。这种兵贵神速,出其不意的作战方针,可谓是灭国战争的典范。
三、高加米拉战役
此战又被称作高佳迈拉战役,在公元前331年,亚历山大带领大军,从叙利亚的北方地区进入波斯的两河流域地区,攻入波斯的核心地区。波斯君王大流士一路没有阻挡亚历山大,想诱敌深入,亚历山大顺利的进入了两河流域地区。由于两年前的伊苏斯战争,大流士输给了亚历山大,使得他的家人都被亚历山大俘虏,亚历山大利用大流士想救出家人的愿望,将其家人作为人质,随军出征。
两军大战前期,发生了一件事情,使得波斯帝国的军心涣散,那就是月食现象,由于波斯的贵族都通晓天文,观此现象后,人心惶惶,都认为此战必输,波斯帝国即将灭亡。而在大流士几次向亚历山大求和失败之后,人心涣散的波斯将士只能同马其顿大军展开厮杀。这两个原因是高加米拉战役前夕的简介。
战争终于开始了,大流士和亚历山大都根据各自军队的事实情况,布置了相关的战略,两人构想不分上下,势均力敌,波斯甚至率先出现了胜利的曙光,但由于波斯君主大流士没有抓住这样的机会,最终使得马其顿大军打败了波斯军队,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以上是对高加米拉战役的简介,战争最终以波斯军队的失败,波斯帝国的灭亡而告终。
其实世界上类似的战役有很多,而我们中国也特别特别多,比如项羽领导的巨鹿之战,一战就把秦朝廷作为左膀右臂的王离的九原边军和章邯军团一举团灭导致秦朝的彻底灭亡。
又比如有李愬雪夜袭蔡州,以足球单刀式的进攻手法,一举击破屡次为朝廷引为心腹大患的淮西吴元济部,除了上述例子,还有不少诸如此类的将领,他们以类似的功绩彪炳千秋。
世界近代史上的“十大”经典战役
世界近代史上的
十大经典战役
在世界发展史上,20世纪是战役发展最重要的里程碑,人类的战争也由机械化逐渐走向高科技化、信息化,作为战争的组成部分,战争也由陆地、海洋走向天空、太空,从有形战场转向无形空间,难以数计的会战、空战、海战、登陆战等构成了现代化战争的主旋律,在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无数战役后,有力地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回顾一下世界近代史上曾发生过的十大经典战役。
第十: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
抗美援朝是世界历史上唯一一次以两国之力打败“联合国军”的战争,在抗美援朝中,最经典的为第二次战役,第一次战役结束后,“联合国军”不甘心失败,很快就又集中了5个军20余万兵力,分东西两线发动总攻势,妄图挽回败局,一战结束战争,志愿军决定采取“诱敌深入、关门打狗”的战术,在运动中歼灭敌军,当“联合国军”进至清江川以北地区时遭到志愿军的反击,歼敌一部,并切断其退路,随后在中朝军民的夹击下,“联合国军”再次遭到重创,不得不向三八线以南全线撤退,志愿军乘胜追击,随即收复平壤,东线第9兵团在长津湖地区也发动反攻,对美3个师予以歼灭性打击,相继收复了咸兴、元山、兴南地区,志愿军在人民军的配合下,奋战40余天,歼灭“联合国军”3.6万余人,第二次战役志愿军获得全胜,此战不但收复了三八线以北(襄阳除外)的全部地区,还解放了三八线以南的延安、瓮津两半岛,迫使“联合国军”转入防御,从根本上扭转了半岛格局。
第九:海湾战争
海湾战争是1990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联军发动的对伊拉克大规模武装入侵的战争,其目的在于恢复科索沃独立主权、领土完整,实则是对伊拉克的武装入侵,在这次战争中,美军首次使用了大量高科技武器,采用陆、海、空、天、电全方位协同作战的战略体系,从大纵深迂回包围,到重点打击,都极大显示了现代化战争的优势,是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地面战役,对现代军事战略、战役战术和军队建设等都带来众多的启示,有着非常重要的现代化战争影响力。
第八:科索沃空袭战
科索沃空袭战是1999年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发动的对南联盟的空袭战,期间,北约共出动飞机3.8万架次,发射与投掷大约2.3万枚炸弹和导弹,精确制导武器占35%,科索沃空袭是一场极为经典的航空兵与导弹联合打击的一场战役,是高科技技术对中低级技术的“非对称作战”的典型战,以精确制导的方式对总统府、内务部总部电台、电视台、铁路和桥梁进行进行精准打击和摧毁,整个战役以远程和高空打击为主,并主导了战争进程,是现代化战争的典范,最终北约以零战斗伤亡重创南斯拉夫,此战对现代国际战略格局和军事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七:中途岛海战
中途岛海战是美军在二战后期空袭日本本土后,日军发起的一场夺取美军基地中途岛的海战,为此,日军出动了8艘航母战斗舰群在内的200余艘各类舰船,由山本五十六海军大将指挥,由于战前美军破获了日军密电,致使日军的作战意图被美军所掌控,美军在太平洋战区总司令尼米兹上将的指挥下,在中途岛附近隐蔽伏击了日军海军,此战,美军以损失一艘航母的代价,击沉了日军四艘重型主力航母,此战过后,美军彻底扭转了太平洋战局的格局,结束了日本海军长期占据海洋优势的局面,使得日军在太平洋战场逐渐丧失主动权,战局出现有利于盟军的局面。
第六:诺曼底登陆战
诺曼底登陆战是二战后期以英美两国为主的九国盟军先头部队抢占诺曼底进而登陆法国的战役,此战计划周密、规模宏大,盟军采用声东击西的战术,并巧妙地利用了电子战,登陆战成功后,盟军288万人如潮水般涌入法国,成功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诺曼底登陆战是二战期间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登陆战,也是世界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战,它的胜利宣告了欧洲战场格局的转变,加速了纳粹德国的崩溃,同时也意味着纳粹德军从此陷入两面作战的境地,减轻了苏德战场上苏军的压力,对苏军发起反攻起到重要作用,同时美军也可以从欧洲战场抽身,将主力投入太平洋战场,对日军全力作战,加快了二战的结束进程。
第五:大不列颠空战
大不列颠空战是发生在1940年纳粹德军为入侵英国而发动的一场夺取制空权的大战,以摧毁英国的防御工事以及皇家空军为目标,战争初期,纳粹德军出动3个航空队、2669架战机与轰炸机,而英军只有1200架战机与轰炸机,随着战争的不断升级,双方先后出动4000余架次飞机,由于当时的英军已经掌握了先进的雷达技术,使得纳粹德军始终未能取得制空权,大不列颠空战也是整个二战期间规模最大的一次空战,也是飞机问世以来最大规模的空战。
第四:阿拉曼战役
阿拉曼战役是二战期间发生在北非地区的一场经典战役,1942年7月,有“沙漠之狐”之称的隆美尔计划发起占领埃及,进而控制苏伊士运河的战略企图,前期盟军失利,被德意联军几乎赶离北非,后来英军迅速集结8个旅在蒙哥马利的率领下奋起抵抗,此时英军已占据主导优势,空军是德军的5倍,坦克也是德军的一倍,更要命的是,英国人又破译了德军密码,详细了解到德军进攻的每一个细节,隆美尔孤注一掷的发动进攻,结果无异于自杀,最终隆美尔不顾希特勒严令死守的命令,从阿拉曼开始大撤退,此战是非洲战场的重要转折点,战后,标志着盟军进入了战略反攻阶段,战争主动权落入英军手中,轴心国在北非战场开始出现战略撤退。
第三: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是发生在我国的一场规模宏大的战争,是蒋介石集团为防备我军进攻南京而组织的一场防御战,蒋军在淮海地区布置了60万重兵,后来随着战争的激烈化,增至80万,我军投入60万大军,在粟裕等人的指挥下,采用“吃一个,夹一个,看一个”的战术,对国军进行分割包围,各个击破,最后合围的战术,逐渐将杜聿明集团歼灭、压缩在徐州地区,最终以少胜多全歼蒋军,取得了全面胜利,淮海战役是近代战争中发生在我国的最惨烈、歼敌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式样最复杂的一场战役,被写进许多国家的军事教材中,此战过后,国军主力消失殆尽,再无力与我军抗衡,我军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第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发生在1942年7月苏德两国之间的一场终极决战,纳粹德军企图占领斯大林格勒,以切断苏军的战略补给线为目标,发动对苏联的一场战役,前期德军攻势猛烈,苏军节节败退,但顽强抵抗,迟滞了德军的进攻速度,寒冷的冬季让德军防不胜防,德军补给出现困难,士兵大量饿死、冻死,战斗力急速下降,11月,苏军装备了当时最为先进的喀秋莎火箭炮进行反攻,德军损失惨重,最终不敌,被迫投降,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终结了德军南方集群一直以来的攻势局面,也使得苏军与德军总体力量发生了根本变化,也是二战期间东部战场的战略转折点,打破了纳粹德国灭亡苏联、称霸世界的野心,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也是世界史上伤亡人数最多的一次战役,前后共有二百多万人伤亡。
第一:凡尔登-索姆河战役
凡尔登战役是1916年德军对法军战略枢纽凡尔登发动的一次重点进攻,此战也被称为“陆战之王”,德军进攻凡尔登遭到英法联军的顽强抵抗,德法两军前线兵力为3:1,火炮对比7:1,为求胜利,双方不断加大兵力,最终双方共投入153个师的兵力、1万门各类火炮、1000架飞机参战,最终英法联军以损失61.5万人的代价取得惨胜,德军损失65万人,在这次战役中,英军首次使用了新式武器—坦克,此战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此战也被称为“绞肉机”,两军共有75万人阵亡,战后,德军元气大伤,战争开始向着有利于协约国的方向发展。
二战中的十个经典战役:除了闪击波兰、诺曼底战役,你还知道几个
TOP、10 芬兰战役 芬兰战役又称冬季战争,是一场苏联与芬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爆发的战争,自1939年11月30日由苏联向芬兰发动进攻而展开,苏联最终惨胜芬兰,令其割让与租借部分领土,而后于1940年3月13日双方签订《莫斯科和平协定》为结束。 此战中,苏军投入了120万军队,而芬军仅20万军队,在装备上芬军更是无法和机械化的苏军比拟;但是结局是苏军付出了近38万人的伤亡,而芬军仅十万左右;此战苏军的统帅伏罗希洛夫也被撤职,铁木辛哥崛起。此战也让德国看到了苏联的无能,从而开始制定入侵苏联的计划。 TOP、9 哈尔科夫反击战 第三次哈尔科夫战役是德国南方集团军群在1943年2月19日至3月15日间在围绕哈尔科夫对苏联红军的一系列攻势行动。德军的行动代号为顿涅茨克行动,而苏军则称为顿涅茨克及哈尔科夫行动,德军的反攻消灭了大约52个红军师及重新占领哈尔科夫和别尔哥罗德。 哈尔科夫战役的胜利,帮助曼施坦因稳定了南方集团军群的阵地,暂时避免了东部战线崩溃,而且还替曼施坦因个人赢得了伟大统帅的名声。但从整个苏德战争的进程来看,这是德国战略上的转机,使德国南方战线稳定下来,避免了全线崩溃的局面,并使德国多苟延残喘了2年,有专家推测没有这场战役,欧洲战场在1943年便有可能结束。 TOP、8 基辅会战 基辅会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包围战。对德军而言,从战术上来看无疑是一次成功的杰作,从战略上来看,也有很充分的理由,但是唯一的弱点就是「 ”时不我予”,尤其是德军对于冬季作战并无充分的准备。苏军西南方面军消失了,五个集团军,60余万人惨遭歼灭。 第二次基辅会战被称之为第聂伯河会战,双方出动接近400万人的部队在全长1400千米长的战线作战,作为苏德战争中其中一个代价最昂贵的军事行动,双方估计伤亡人数170万人到270万人。经过一系列战斗,德军称之为固若金汤的「 ”东方壁垒”被摧毁了,德军统帅部固守第聂伯河和以防御战斗赢得时间的所有战略计划和企图都被彻底粉碎了。 TOP、7 不列颠之战 德国打败法国后,便拟定了入侵英国的「 ”海狮计划”。为保障渡海登陆作战,德军企图首先夺取制空权,以摧毁英国的防御工事,钳制并消灭英国皇家空军。于是德国空军元帅戈林集结了德国空军主力3个航空队和2669架飞机,战斗机和轰炸机各占一半,而英国只有700架战斗机和500架轰炸机,德国占有2:1的优势。 至1941年5月,德军在对英国空袭作战中,损失的飞机更是超过2000架。英军损失飞机共995架。不列颠之战断送了德国空军称霸欧洲的企图,ONS-5 护航战役消灭了德国控制大西洋的念头,随着德军进攻步伐的停滞不前,胜利的天平终于开始向盟军倾斜。 TOP、6 北非战役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和意大利为一方,英法美为另一方的武装力量之间为争夺重要战略地区和目标,争夺北非、近东和地中海的控制权,争夺殖民地而实施的军事行动。其中尤以「 ”沙漠之狐”隆美尔和「 ”沙漠之鼠”蒙哥马利的交手最为精彩。 在北非战役中,德军有18594人阵亡,3400多人失踪,13000多人被俘虏;意大利军队死伤22341人,34万人被俘虏;维希法军有1346人死亡,1997人受伤。轴心国方面共损失了800架飞机,6200门火炮,2500辆坦克,70000辆车。 盟军方面英军死亡35478人;自由法国的军队大约阵亡2000多人;美军方面2715阵亡,8978人受伤,6528人失踪。盟军方面损失了2000辆坦克和1400架飞机。 TOP、5 克里木半岛战役 曼施坦因的成名作之一,这座不败的城市最终没能挡住新兴侵略者的脚步,这里曾是正教徒的骄傲、黑死病的发源地、纳西莫夫的荣誉、托尔斯泰的军营,在1942后却成为了德军入侵高加索的基地,打开了通向富饶之地-巴库油田的大门。战后曼施泰因撰写的回忆录《失去的胜利》中记载,苏联共有90000人在克里木成为战俘。 1944年苏军发起克里木半岛反击战,德军第17集团军被彻底击溃,仅在陆上就损失10万人,其中被俘61587人,德军技术兵器几乎全部被苏军缴获。德军在1941—1942年用250天才攻占了苏军奋勇守卫的塞瓦斯托波尔,而到1944年,苏军仅在5天内就解放了该城,总共不过35天就摧毁了德军在克里木的坚固工事,粉碎了近20万人的德军集团。 TOP、4 库尔斯克战役 库尔斯克会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德战场的决定性战役之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坦克会战;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大规模的一场对攻战役,在库尔斯克爆发的一场会战,德军与苏军共出动了近8000辆坦克。参战双方共投入了约280万名士兵,空军部队参战飞机超过了5000架,也创下两个纪录就是史上规模最大的坦克会战和最大规模单日空战。 库尔斯克战役是苏德战争的分水岭。战役之前德军掌握有限的战略主动权,能够自主选择发动战略进攻的时间和地点;战役之后,德军完全丧失了战略主动权并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苏军从这里开始了收复国土的大规模进攻。库尔斯克会战同时也被视为东部战线的又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关键转折点。 TOP、3 诺曼底战役 诺曼底登陆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在欧洲西线战场发起的一场大规模攻势。接近三百万士兵渡过英吉利海峡前往法国诺曼底。诺曼底战役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态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此役,盟军共伤亡12.2万人。德军伤亡7.3万人,被俘4.1万人,共损失11.4万人。 诺曼底战役,是情报人员的胜利,首先龙泰斯泰特猜错了,隆美尔猜对了,使诺曼底有了一点防御,但是毕竟兵力不足,其次就算是隆美尔也没想到在诺曼底一个不是大型港口的地方,盟军用了组合港口技术迅速完成港口基建,使得盟军迅速完成登录,使得德军半渡而击计划完全失败。 TOP、2 闪击波兰 波兰战役,也称为波德战争或德波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区的起点,亦是世界战争史中著名的「 ”闪电战”。波兰称为「 ”1939年保卫战”或「 ”1939年九月战役”,而德国称其为「 ”波兰战役”,作战代号为《白色方案》。这也是德军装甲天才古德里安的成名作之一。 1939年10月5日,波兰战役即告结束。波军6.63万人阵亡,13.37万人受伤,91.1万人被俘(其中,被德军俘虏69.4万人,被苏军俘虏21.7万人),10万人逃至邻国,而德军仅阵亡10600人,受伤30300人,失踪3400余人。波兰也因此被苏联和德国瓜分…… TOP、1 闪击法国 闪击法国是二战中最辉煌最著名的一场战役,是人类战争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此战中,德军中后期的战争天才纷纷踏上了历史的舞台,如曼施坦因、古德里安、隆美尔、伦德施泰特、博克、勒布等等,而且闪击法国战役,是德国钢铁洪流的一次完美结合,堪称艺术。 德国参战部队总数接近340万,盟军为330万,双方兵力相差无几,但是法国拥有「 ”世界最强陆军”之称,但是在德国完美的指挥艺术和高强度的钢铁洪流面前,法国仅仅坚持了不到三个月,就被德国打败,英国远征军和许多法军士兵在发电机行动中成功地从敦刻尔克撤退至英国本土,近200军队成为德军的俘虏。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八大经典战役大盘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八大经典战役大盘点
NO.1 波兰闪击战
性质:骑兵对坦克的二战揭幕战
时间:1939年9月1日—10月6日
地点:波兰境内
对抗方:波兰VS德国
1939年9月1日,德军集中优势兵力从西、南、北三个方向对波兰进行合围,并首次使用了威力巨大的“闪电战”作战思想。在德军的强大攻击下,波兰军队迅速溃败,10月6日,波军全军覆没,德波战争结束。
评论:国防现代化的重要性在此次战争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战马的血肉之躯与坦克的钢铁之身的碰撞,是一种落后与先进、愚昧与文明的失衡撞击。这一血淋淋的历史教训,再次昭示了“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的睿智。
NO.2 敦刻尔克大撤退
性质:奠定胜局的“大逃亡”
时间:1940年5月26日—6月4日
地点:法国境内的敦刻尔克港
对抗方:英法联军VS德军
由 于德军的连战连捷,英法联军应急其它盟国的军队被逼到了敦刻尔克港,三十多万名将士的生命岌岌可危。26日,英国 *** 下令执行代号为“发电机”的撤退计 划。在英国众多船主的冒险配合下,整个撤退行动有条不紊地进行。同时,蒙哥马利率领全师分乘600辆军车,经过长途奔袭,成功跳出德军合围,组织起坚固防 线,有力保障了敦刻尔克的安全。
从5月26日直到6月4日33.8万名英法及其它盟军的士兵成功渡过英吉利海峡,进入英国。
评论:准确地说,敦刻尔克大撤退并不是一次战役,甚至可以说,是在德军的穷追猛打之下被逼无奈的逃亡之举。但正是这一逃亡,为盟军保存了日后反攻的主力,为将德意日法西斯最终送上断头台奠定了基础。
NO.3 大不列颠空战
性质:空地一体战的鼻祖
时间:1940年7月—1940年10月
对抗双方:英空军VS德空军
希特勒并没因占领了欧洲大陆而停止战争,他把魔爪又伸向大不列颠的英吉利。他集中了200多架战斗机、轰炸机,发动了“大不列颠空战”。
1940年8月15日,德国的520架轰炸机和1270架歼击机黑压压地覆盖在英国上空。早已在中部潜伏的170架“喷火”式和“飓风”式英军战斗机马上起飞,从德机编队上方俯冲,在冲过有效攻击方位时,又猛然上升,打得德军毫无还手之力。
9月15日,德千架飞机又开始闪电空袭。然而在坎波雷上空,德机还未占据有利地势。在持续一天的激烈空战中英军损失了26架战机,德机被歼灭了56架。
评价:在今天的国防体系中,海陆空一体化战斗已经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科目,而且今天人们更是在一次次血淋淋的战争中领略到了这一战法的巨大威力。
NO.4 大西洋海战
性质:开启了潜艇战的真正时代
时间:1939年10月17日—1943年5月8日
对抗双方:德国潜艇VS英法海军
为 切断英国人赖以生存的海上交通运输线,德国海军潜艇部队悄悄杀奔大西洋航线。英国 *** 对商船队实施严密的护航作战,并多亏潜艇探索器的发明,护航队可以准 确地计算出潜艇到达的时间。1941年春天,护航队向U型潜艇发动了反击。从3月到10月,他们击沉了17艘U型潜艇。对于德国来说,这意味着幸福时光的 结束。
评论:在历时六年的潜艇周旋战中,同盟国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推出新式武器,方才赢得了这场艰苦而且代价惨重的大西洋海战。德国不可一世的U型潜艇终于走上了梦魇的终结,而真正的潜艇时代也随之开启了。
NO.5 斯大林格勒战役
性质:肉搏战换来的转折点
时间:1942年7月17日—1943年2月2日
对抗方:德军VS前苏联军队
1942年7月17日,苏德战场一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开始。在苏军的顽强抵抗下,德军的进攻举步维艰。
虽然大量的苏军士兵在巷战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却为发动反攻赢得了时间。11月19日,苏军拉开了反攻帷幕。经过两个月的相持,德第6集团军投降,司令官保卢斯元帅被俘。
评论:斯大林格林战役无疑是世界战争史上的一次伟大战役,在此次血与肉的交战中,人类在遭受入侵时表现出来的顽强抵抗和不屈斗争的精神,深深地铭记在了每个后人心中。
NO.6 拉曼战役
性质:将盟军带入反攻的坦克大战
时间:1942年10月23日—1942年11月4日
对抗方:德国军队VS英国军队
1942年10月23日,由英国第八集团军司令蒙哥马利率领的盟军向德国隆美尔率领的德意联军非洲军团发起了进攻。经过12天的激烈厮杀,盟军终于在11月4日胜利地结束了整个战役。
为了保证战役的胜利,一代军事帅才蒙哥马利同样是绞尽脑汁,最终将计就计,为自己的老对手隆美尔精心设计了连环套,为阿拉曼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此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非洲战场的转折点。从此,战争主动权落入英军手中。
评论:假如战争的性质可以忽略不计的话,蒙哥马利与隆美尔都可以作为罕见的军界帅才名垂青史。(世界历史 )一个被称为“沙漠之鼠”,一个被称为“沙漠之狐”,都为各自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而两人在战场上的斗智斗勇,更是为后人的研习留下了无数的经典案例。
NO.7 诺曼底会战
性质:人类历史上空前的登陆大战
时间:1944年6月6日—1944年7月24日
对抗方:德国军队VS盟军
诺曼底登陆战役是二战期间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登陆战役。战役从1944年6月6日至7月24日历时49天。
为这次登陆作战,盟军集中了近300万人、5000余艘舰船和一万余架飞机。战前盟军声东击西,巧妙运用电子欺骗。7月24日,诺曼底登陆战役胜利结束,转入陆上突破战役。此役,盟军伤亡12.2万人,德军伤亡和被俘11.4万人。
评论:诺曼底登陆战役,是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联合登陆行动。同盟国巧妙地利用气候条件,以及当时先进的电子技术,通过声东击西的战术,为盟军登陆诺曼底,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夯实了基础。这种全天候,立体式的作战模式,也成为了当今国际教育的经典战例。
NO.8 柏林会战
性质:终结希特勒时代的最后大战
时间:1945年4月16日—1945年5月2日
对抗方:德国军队VS前苏联军队1945年4月16日,前苏军为尽快结束欧洲战争发起了柏林战役。经过近二十天的激烈战斗苏军击溃德国100万大军,占领柏林,希特勒被迫自杀身亡,法西斯德国宣告灭亡。柏林战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战场的最后一次重大战役。
评 论:不可否认,希特勒是一位非常杰出的统帅,他与人类为敌,发动侵略战争的几年里,也是他的卓越领导才能得以淋漓展现的几年。如果不是霸权梦的诱惑,如果 不是“统治世界”这一野心的作祟,他可能同样会成为一名伟大的领导人,一个积极层面上的领导人。因而,可以说是他的才华,尤其是他的野心害了自己。
世界上经典战役有哪些
作为世界史上的经典战役,应该具备哪几个方面的特点呢?主要有以下三点:1、对当时的政治局势起决定性作用。2、作战双方投入的兵力多、规模大、技术含量高。3、影响力巨大而深远。根据以上三点世界十大战役如下(按时间顺序排列):一、巨鹿之战——项羽以5万楚军破釜沉舟一举击败40万秦军,只此一战便使秦朝土崩瓦解、名存实亡。二、垓下战役——这是楚汉相争的最后一战,公元前202年12月,10余万楚军在垓下被50余万汉军团团围住,四面楚歌、霸王别姬、乌江自刎、全军覆没。刘邦因此战的胜利,奠定了四百余年大汉基业。三、赤壁之战——建安十三年(208),刘备、孙权以5万联军大破曹操20万大军,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水战。火烧赤壁、曹操败北,从此魏、蜀、吴三足鼎立的政治格局渐渐形成。四、白江口之战——公元663年8月27日至28日在白江口(今韩国锦江入海口),中、日海军展开了第一次空前规模的大海战。唐军总兵力7000人,战船120艘。倭军总兵力42000人,战船1000余艘。唐军在刘仁轨指挥下全歼日军,焚毁日战船400余艘,烈焰涨天、海水皆赤。此战后日本人精神上受到沉重打击,认清了谁才是东亚的老大,不断地派遣唐使,全面学习唐朝文化。五、怛罗斯之战——怛罗斯位于唐安西四镇之一的碎叶城附近(哈萨克斯坦境内),公元751年7——8月,一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东、西方两大帝国间的大决战在这里爆发。双方兵力:唐朝30000余,阿拔斯王朝近20万。这是一场兵力众寡悬殊的较量,唐军虽败,却是杀敌7万。战争的结果是阿拉伯取代了唐在中亚的统治,阿拉伯因惧于唐军的威力未敢东进,大唐也因安史之乱而无暇西顾,从此再也没有踏上这片土地。六、滑铁卢战役——1815年6月18日,法军与英普联军在比利时的小镇滑铁卢展开决战,法军兵力为73000人、英军67000人、普鲁士军60000人,英普联军获得决定性胜利。此战役宣告了拿破仑帝国的彻底覆灭,从而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七、偷袭珍珠港——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军的航空母舰舰载机突然袭击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的夏威夷基地,美军仓促应战、损失惨重。8艘战列舰有4艘被击沉,其余的也受到重创。6艘巡洋舰和3艘驱逐舰被击伤,188架飞机被击毁,数千官兵伤亡,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表面看来日本获得不小的战果,其实是给自己树立了一个最强大的敌人。美国原本只想隔岸观火,这下可倒好,把美国的决战之气给激发出来,在全国一片喊打声中,美国对日宣战。八、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5月,德军以闪电战术横扫苏联西南地区,兵临斯大林格勒,德国空军在此上空狂轰滥炸,苏联红军奋起反击。整个战役历时六个半月,最终苏军赢得了这场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胜利。苏军以113万人的兵力全歼德军近150万。这场战役是苏军由防御转入反攻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胜利的转折点。九、中途岛海战——这是一场美国对日本的夺岛之战,美海军击退了日海军对中途岛环礁的攻击并予以重创,从根本上改变了太平洋地区日、美航空母舰的实力对比。战役从1942年6月3日开始至6月7日结束,日军损失航母4艘、巡洋舰1艘、飞机332架、阵亡3500人。美军损失航母1艘、驱逐舰1艘、飞机147架、阵亡307人。以上数据表明美军获胜。从此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丧失了战略主动权,节节败退直至投降。十、辽沈战役——是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在辽宁西部和沈阳、长春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大决战,历时52天共歼灭国民党军47万余人,东北全境获得解放。这一战役的结果,国军总兵力下降为290万人,解放军总兵力上升为300万人,国共双方兵力对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我以为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最重要的战役,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此战役结束后,百万东北野战军挥师入关,与华北野战军协作打响了平津战役。可以说没有辽沈战役的胜利,也就没有平津战役的胜利。同时由于东北野战军入关后,将平津地区的国民党军分割包围,才使得中原、华东两大野战军逐鹿中原而无后顾之忧,为淮海战役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历史上最经典的十大战役是
1、项羽破秦之巨鹿之战;什么是破釜沉舟?什么叫气吞山河?项羽给了答案,他以10万楚军向天下无敌的30万秦军发起了堂堂正正的进攻,结果获得彻底胜利,成就了“霸王”之赫赫威名。 2、土地革命之淮海战役;60万对80万,历史以来在中原大地上最辉煌宏大的战斗,堪称大兵团运动战的教科书,共产党勉强凑足的60万人马战胜了国民党80万精锐部队并歼灭了其中的55万。 3、白起破赵之长平之战;从对峙、诱敌、围困、杀俘,成就了武安君的威名与“纸上谈兵”。前所未有的坑俘40万,让人胆战心惊。 4、韩信破赵之背水一战;韩信率领3万汉军,面对号称20万的赵军,在井陉口向人们说明了什么叫“置之死地而后生”,再以2000伏兵一举合围赵军并消灭之。 5、孙刘破曹之赤壁之战;没什么好说了,人人皆知,只是兵力大概为4万:20万,没有演义说的那么多。 6、东晋败前秦之淝水之战;什么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还有“投鞭断江”,8万:80万。 7、绿林军败王莽之昆阳之战;2万:42万,刘秀领导的义军一举聚歼王莽主力,创造了著名大战的兵力悬殊比之最大值。 8、岳飞破金之朱仙镇大捷;“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飞在河南取得顺昌、郾城大捷,粉碎了金“拐子马”、“铁浮图”不可战胜的神话,前锋直抵朱仙镇,拒汴京仅四十五里,如非12道金牌,宋朝历史将完全改写。 9、朱元璋破陈友谅之鄱阳湖之战;中国古代水战史上的典范,其时间之长、 规模之大,投入兵力、舰只之多、战斗之激烈都是空前的,朱元璋以20万破敌60万,奠定了江南基础。 10、后金败明之萨尔浒之战;后金八旗6万:明军24万,针对明军4路分进合击,努尔哈赤采取“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 去”的集中兵力、逐个击破的作战方针连破3路明军,歼灭明军十余万,从此夺取了辽东战场的主动权。 10.钓鱼城之战——攻不破的坚固堡垒,固城坚守的典范 主要相关人物:蒙哥、王坚 在蒙、宋联合灭金后,公元1235年,宋、蒙战争全面爆发……公元1242年,宋理宗派率立战功的余玠入蜀主政,余玠上任后积极构筑了以钓鱼城为中心的山城防御体系……公元1251年,骁勇善战的蒙哥(拖雷的长子)登上大汗宝座……1257年,蒙哥决定发动大规模的灭宋战争,他亲自率蒙军主力攻四川……1258年秋,蒙哥率军4万,与蜀中蒙军汇合,分三路入蜀……一路势如破竹,1259年2月,蒙哥亲统诸军兵临钓鱼城下,7日,开始攻城,但由于防守严密,屡攻不破……4月,下了持续20来天的雨,雨停后,蒙军重点进攻护国门,一度攻上外城,但还是被顽强的宋军民打退……5个月,钓鱼城守军在王坚的率领下顽强固守,加上钓鱼城内可自给自足,钓鱼城越发显得高不可攀……其间,曾有人建议蒙哥绕开此城,以少量之兵牵制,而顺江东进,但心高气傲的蒙哥和众将哪里听得进去……随着久攻不克,饱受酷暑、疾病困扰的蒙军损失惨重,加上爱将病死,气急败坏的蒙哥病倒在钓鱼城下(病?受伤??不详……)……7月,蒙军开始撤退,蒙哥死于回军途中……………… 经典指数:6 9.城濮之战——“退避三舍,后发制人” 主要相关人物:晋文公、尹子玉 春秋时期,晋、楚作为两个强大的诸侯国,为成为中原霸主展开了一场战略决战……导火索是曾在“泓水之战”中战败而归附楚国的宋国,公元前634年,因为宋国看晋国崛起便转而依附晋的保护,从而导致楚起兵攻宋,晋便借次机会与楚决战……公元前633年冬,楚率领郑、陈等多国联军围困宋都商丘,宋赶忙向晋求救,晋文公遂于公元前632年1月亲统大军,渡过黄河进攻卫、曹(楚的保护国),以迫使楚北上,但楚不为所动……晋文公见此情况,一面用占领的卫、曹领土分给宋一部分以坚定宋抗楚的决心,一面又利用外交手段挑拨齐、秦与楚的关系。逐渐掌握的战争的主动权……逐渐被动的楚军在其统帅子玉的骄傲自负下,还是要与晋决战,气势汹汹杀奔曹境内的晋军,晋文公为避开楚军的锋芒,以还早年欠楚国人情为借口,退避三舍,以逸待劳。子玉见势一直追到城濮,晋军在此与齐、秦、宋诸国军队会合,决战一触即发……公元前632年4月4日,一场晋、楚间的战车大会战开始了,晋先是击溃了战了最差的陈、蔡军,接着又佯装败退,诱敌深入,子玉果然盲目出击,左、右军均被围歼,不得已,子玉只好引中军撤退……不久,子玉自杀……城濮之战便以晋军的获胜落下了帷幕,经此一战,也使晋文公登上了中原霸主的宝座………… 经典指数:6.5 8.淝水之战——以少胜多,乱中取胜 主要相关人物:谢玄、谢石、苻坚 公元316年,西晋灭亡,第二年,晋琅琊王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建立东晋……公元383年8月,统一了北方的苻坚不顾群臣的谏阻,亲率前秦大军90万南下,杀奔东晋……东晋遂派谢石为大都督,谢玄为前锋都督,率军近10万御敌……11月,谢玄率兵在洛涧大败前秦军,挫敌锐气……由于力量悬殊,兵少粮缺,必须速战,所以谢玄派使者激苻坚决战,要其军后退,待晋军渡过淝水后决战。苻坚见有“半渡而击”的机会,欣然答应……本来前秦就士气低落、内部不稳、阵势很乱,这一退便无法收拾,结果在内奸朱序高呼“秦军败了”声中前秦士兵纷纷逃命,乱成一团,此时东晋军趁势抢渡淝水,猛攻敌军……就这样,90万前秦的乌合之众全线崩溃……连苻坚也中箭负伤,狼狈逃走………… 经典指数:7 7.钜鹿之战——“破釜沉舟”,狭路相逢勇者胜 主要相关人物:项羽、章邯、王离 秦末,随着公元前209年爆发的陈胜、吴广农民起义,各地曾被灭国的纷纷起兵反秦,项梁、项羽便是其中之一……当然秦也进行了残酷的镇压,在秦大将章邯的镇压下各地义军纷纷失败……北方的赵军被章邯、王离的40万大军围在钜鹿,赵王歇向楚怀王求救,楚军统帅部遂决定,命宋义、项羽、范增率楚军主力5万余人北上救赵……公元前207年10月,楚军抵达安阳,但胆怯的主帅宋义不敢继续进兵,还置酒寻欢……性情刚烈的项羽忍无可忍,在据理力争无效后诛杀了宋义,诸将遂拥戴他为主将……此时,钜鹿城中已危在旦夕,尽管燕、齐、魏等援军已到位,但却因畏惧而互相观望,唯有项羽决心与秦决战……12月,楚军进抵漳水南岸,项羽一面派英布等率2万人截断秦军粮道,切断王离与章邯的连系,一面亲率主力与王离的20万大军决战,在进军前命全军只代3天的干粮,并渡河后沉掉所有船只……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敌军猛扑过去,楚军各个奋勇死战,九战九捷,大败秦军……此时见大局已定,各国援军便一拥而上,终于彻底击溃了秦军……接着不久,被围的章邯也向项羽无条件投降……此战之后,秦的灭亡便只是时间问题了…… 经典指数:7.5 6.顺昌、郾城、颖昌之战——抗金名将们上演的连环好戏 主要相关人物:刘琦、岳飞、岳云、杨再兴、兀术 公元1127年,金朝统治者灭亡北宋后,不断南下侵扰,但南宋的统治者只一味退让、妥协,使得金军越发猖狂……公元1140年5月,金经过一年的准备,撕碎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幻想,兵分四路大举南下攻宋……新任东京(即开封)副留守的刘琦率领军队不到2万前往东京途中,刚到顺昌便传来了东京陷落的消息……5月25日,刘琦率军击败金数千游骑,首战告捷。29日,金军3万四面围城,刘琦在固守后还主动出击,乘夜派500壮士冒着雷雨突入敌营,杀得金军大乱……使敌被迫退却……金国大将兀术见状,亲率精兵10余万日夜兼程,7天便达顺昌城下,打算用他的王牌“拐子马”攻城,刘琦鉴于形势决定背水决一死战……兀术见顺昌城池简陋便轻敌狂妄,加上刘琦用计散布自己贪图安乐的谣言,进一步麻痹兀术,兀术果然决定轻装急进……6月9日,金军在人困马乏之下便发起总攻,但均被顺昌军民顽强击退,只好立营休息……刘琦主动出击突击金营,为了拖垮敌军,刘琦不论日晒、暴雨不断派人轮番袭扰敌军……12日,兀术在久攻不下,只好引兵退走,刘琦趁机全军出动,追击并又大败金军……顺昌之战以南宋大胜结束……接着,南宋名将岳飞的反击也随之开始了,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岳飞的岳家军连战连捷,岳飞为了诱敌决战,遂集结主力于颖昌地区,自亲率轻骑驻守郾城……7月,金兀术挑1.5万精骑自北向郾城压来,岳飞命其子岳云和杨再兴出战,岳军每人持三件武器——麻扎刀、提刀和大斧,冲入敌阵,上砍敌人,下砍马足,岳云、杨再兴更是奋勇当先,战斗一直持续到黄昏,金终于支持不住撤退……但兀术并不死心,10日,增兵准备再战,岳飞当即亲率骑兵出击,大败金军……兀术不甘心失败,又集结了号称12万的兵力进到郾城、颖昌之间的临颖,7月13日,张宪奉命率大军向临颖进发,前哨杨再兴等300骑当抵达临颖南的小商桥时,猝然与兀术的大军遭遇,尽管众寡悬殊,但杨再兴毫无惧色,率众死战,仅杀敌便有2000人,最后全部惨烈战死……14日,张宪的大军赶到,击退了金军……同日,兀术亲率3万骑兵、10万步兵又向颖昌杀来,此时前来增援的岳云与老将王贵等,出城与敌决战,岳云自率800骑,反复冲击突入敌阵,身受百余处创伤,浴血奋战到正午,终于大败金军……接着,岳飞又乘胜追击,在离开封仅20公里的朱仙镇击溃金军……至此,反攻中原的战争取得了重大胜利……但,后来,不提也罢…………… 经典指数:8 5.官渡之战——以少胜多的经典之作 主要人物:曹操、袁绍、许攸 公元199年6月,袁绍选精兵10万,战马万匹,准备南下与曹操逐鹿中原。曹操得知后积极部署迎战,并于12月击灭刘备,解除了后顾之忧……公元200年2月,袁绍向黎阳进军寻机与曹操决战,并派颜良领兵攻白马。4月,曹操亲领兵北上解白马之围,前锋关羽、张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溃了颜良军,颜良也成了刀下之鬼……接着在西退之时,文丑与刘备率兵追至,曹操此时只有600骑,而袁军则5、6千之众,曹操即令军士将辎重丢弃道旁,袁军纷纷哄抢财物,曹操乘乱攻击,终于击败袁军,杀了文丑,顺利退回官渡……8月,袁军主力进抵官渡,双方互有攻守,相持达3个月之久,但曹军处境因粮少而越发困难,恰在此时,袁绍的谋士许攸来降,并献计袭取袁军由淳于琼把守的屯粮之所——乌巢,曹操遂亲率5000步骑乘夜火烧乌巢……袁绍闻讯,只派少部分部队增援乌巢,自己则率主力猛攻曹营,但早有准备的曹营哪里攻得破……曹操在大破增援的袁军后,烧了乌巢的全部粮草……消息传来,袁军大乱,曹军趁势出击,大败袁军,袁绍只带800骑逃回河北……官渡之战的胜利,为曹操平定北方奠定了不可撼动的基础…… 经典指数:8.5 4.井陉之战——“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 主要相关人物:韩信、陈余 公元前205年,刘邦在彭城惨败给项羽,处境一度十分困难,便采纳张良建议,命大将韩信率军开辟北方战场……公元204年,在韩信灭了魏王豹,又平定了代国后,刘邦便将他的精兵调走与项羽交锋。10月,韩信统率3万新兵东进击赵,赵王歇闻讯即遣陈余率兵20万集结井陉口(太行山著名关隘)防守……谋士李左车曾建议防守以拖垮韩信,但刚愎自用的陈余并未采纳……韩信见赵有轻敌情绪,便决定出奇制胜,他先挑选2千轻骑潜伏在赵营侧翼,接着命1万人乘夜色偷偷越过井陉口,到绵蔓水东岸“背水”列阵,此举更增长了赵军的轻敌情绪……决战之日,韩信先亲率汉军出击,敌果然离营迎战,在拼杀一阵后,韩信佯装败退,与“背水阵”汇合,陈余、赵王歇遂挥军追击,猛攻背水阵,但以无路可退的汉军拼死抵抗,结果赵军久攻不克,只好退兵,但此时赵营早已被韩信的2千轻骑占领,赵军顿时大乱,韩信当即指挥全线反击……赵军溃败,陈余被杀,赵王歇被擒……至此,井陉之战便以韩信的大获全胜收场……… 经典指数:9 3.赤壁之战——以弱胜强,水战、火攻之典范 主要相关人物:周瑜、曹操、黄盖 在官渡胜利后不久,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但对于雄心勃勃的曹操来说当然远远不够,为实现“天下混一”的伟业,公元208年7月,曹操亲统大军南下,在击溃刘备后,不战而降了刘琮(刘表次子)从而占了荆州,至此兵力已达约23万之众……接二连三的胜利,使曹操未能听取谋士贾诩巩固修养的建议,而决定继续攻吴……此时,在鲁肃、诸葛亮的努力下,孙、刘联盟形成,同时在周瑜等力排张昭为代表的投降主张下,10月,孙权命周瑜统率精兵3万,先与刘备会师,而后继续进发,在赤壁与曹操打了个遭遇战,使曹军受挫,退回长江北岸,隔江对峙形成……不久,周瑜利用曹操轻敌的弱点,先让大将黄盖“苦肉计”诈降,接着,在东南风大作之夜,令黄盖以前往投降为名,率数十艘装满易燃物的舰船,直冲曹军水寨,等曹操看见一个个火球冲来,阻止已为时已晚,加上曹军的船只均用铁链连接,无法躲避,结果霎时便一片火海……此时,孙、刘联军全线出击,一举击溃了已乱作一团的曹操大军,也击溃了曹操统一中国的梦想。接着,在孙、刘联军的穷追猛打下,曹操勉强逃回了北方……此战后不久,三足鼎立之势形成了……… 经典指数:9.5 2.桂陵、马陵之战——“围魏救赵”、“避实就虚”、“减灶诱敌”……,智谋的精彩对决 主要相关人物:孙膑、田忌、庞涓 战国中期,魏国在李悝、吴起等贤士推行的改革下,逐渐强大起来,魏惠王继位后更是积极推行扩张政策,这当然损害了其它大国的利益,矛盾激化……公元前356年,赵国与宋结好,这引来齐惠王的不满。公元前354年,赵攻打依附魏的卫国,迫使其臣服,于是魏便以此为借口,出兵包围了赵国都邯郸……鉴于局势危急,赵遂于公元前353年向齐求援(齐、赵有同盟关系),齐王听从段干朋的建议,先只用少量兵攻魏的襄陵,牵制敌军,坐山观虎斗……其间,由于魏树敌太多,各个大国也纷纷袭扰魏国边境……在魏围邯郸一年有余后,齐见时机成熟,遂命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出兵救赵,孙膑鉴于形势,提出“批亢倒虚”、围魏救赵之策,田忌虚心接受,向魏都大梁进军……刚刚攻克邯郸的魏军见状,不得不由庞涓率主力回救,而只留少量兵力守历尽艰辛才得到的胜利果实……此时,齐军早以等候在桂陵地区,魏军由于长期征战,加上长途跋涉,面对士气旺盛的齐军的截击,完全陷入被动挨打的困境,不仅遭到重创,连邯郸也得而复失……魏国此战惨败后,仍有相当的实力。公元前342年,魏又发兵攻“兄弟之邦”——韩国(本是“晋”根生),弱小的韩国遂向齐求救,齐王听取孙膑的建议,先口头答应救韩,待两败俱伤时再出兵……魏虽受到竭力抵抗,但仍五战五胜,此时韩再次向齐告急,齐威王见时机成熟,遂命田忌、孙膑率军出击……魏见齐又从中作梗,恼怒之余便将兵锋转而指向齐国,魏王命太子申、庞涓领兵10万,气势汹汹向齐军杀来,孙膑见魏军虽强悍但轻敌的弱点,便佯装撤退,通过“减灶”迷惑诱敌,并在地势险阻的马陵布下了伏兵,一举击溃了魏军……庞涓兵败自杀,太子申被俘……从此,魏国开始陷入了衰落…… 经典指数:10 1.柏举之战——“千里破楚、五战入郢”,击破强国的典范 主要相关人物:孙武、伍子胥、阖闾、囊瓦 春秋末期,南方的吴国在吴王阖闾励精图治,并大胆任用伍子胥、孙武等外来人才下,渐渐成为新兴的强国,不可避免地与同是南方强国的楚国矛盾激化……早在公元前384年开始,两国接连发生了10余次战争,吴胜多负少,渐渐趋于主动地位,但骁勇善战的楚国依然相当强大……公元512年,阖闾首次提出大举攻楚,被孙武以时机不成熟为由劝阻,不过吴国高明之处在于,并不是坐等机会到来,而是主动创造机会,先是伐灭了楚国的附属小国,接着又采用伍子胥的“疲楚误楚”战略,将军队分三支,轮番出击,骚扰楚军,不仅使楚军疲于奔命,还麻痹了对手,使其以为只是“骚扰”而已,此举实行了达6年之久……公元506年秋,楚攻蔡国,导致蔡和唐两国与吴结盟,由于两国位于楚的战略要地,所以吴便在这年冬,阖闾与伍子胥、孙武等率倾国之兵3万,在两国同盟的帮助下顺利“以迂为直”地突入楚国腹地,楚军在囊瓦的率领下被动地仓促应战,两军隔汉水对峙……贪功的囊瓦不等楚将沈尹戍军到来,便擅自出击。看到渡过汉水的楚军,吴军遂采取后退诱敌,并不时以小胜挫敌士气,11月19日,吴军终于在柏举停住,列阵迎战疲惫的楚军,在阖闾弟弟夫概5千所部奋勇冲击下,大胜楚军。囊瓦弃军逃跑……楚军主力向西溃逃,吴遂实施追击,并在柏举西南的清发水,再次给予渡河逃命的楚军以重创……接着又追上休息的敌军残部,再破之……并与回救的沈尹戍部遭遇,经过激烈的反复拼杀,终于再大破之,楚将沈尹戍战死……至此,楚军全线崩溃,吴军便长驱直入,于11月29日,一举攻克了楚都——郢……柏举之战便以吴的辉煌胜利落下了帷幕,同时也为吴的中原争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典指数:10
世界杯的十大经典战役
1,俄沙揭幕2,葡西之争3,巴瑞之战4,哥日之战5,日波之战6,德瑞之战7,阿尼之战8,韩德之争9,法阿之争10,法克争冠
盘点: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具争议的十大经典战役
导读:晴天霹雳——波兰闪击战
1939年9月,德国对波兰发动了代号为“白色”的侵略战争。战争中,德军首次成功实施“闪击战”,显示了坦克兵团在航空兵的协同下实施大纵深快速突击的威力。一个拥有3400万人口,100多万军队的国家,就这样在短短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灭亡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由此爆发。
鹰击长空——不列颠之战
1940年7月,进退两难的德国军队决定对英国进行以空军抢夺制空权为主的战争,为掩护海军夺取制海权,最后实施登陆的三步作战计划,以图彻底消灭不列颠这个反德基地的目的,但是在英国武装力量的顽强抗击下,德国空军以战败告终。
十面埋伏——基辅合围战
基辅会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包围战,也是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围歼战。整个战役持续了两个半月以上,在正面300公里、纵深约600公里的大片领土上进行。苏联方面军持久而顽强的斗争,对打破德军“闪击战”计划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德军在向莫斯科方向的进攻上受到了阻碍。德军赢得了在战争史上最大的歼灭战,却失去了发生在莫斯科的战争史上最大战争的胜利。
基辅合围战
狼行拂晓——偷袭珍珠港
1941年12月7日,日军对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海军基地珍珠港进行的一次空袭,击毁了美国全部战列舰。珍珠港战役在战术上非常成功,但在战略上却犯下了致命的错误。它的不宣而战激怒了美国人,从而使世界上最大的军事强国加入战争。
短兵相接——斯大林格勒会战
斯大林格勒会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会战之一,是苏联军队为了保卫斯大林格勒和粉碎斯大林格勒方向的德军集团而实施的防御战役和反攻战役。在德军以多出0.7倍的军队、0.3倍的坦克和1倍多飞机的情况下,让苏联胜出。这次战役胜利的结果是:苏联从德军手中夺取了战略主动权,并一直掌握到战争结束。
潜艇时代——大西洋海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同盟国与德国围绕着保卫与破坏海上交通线,展开了生死攸关的大西洋海战。在这场战役中,交战双方的英国和德国投入了他们的全部海上力量,动用了整个大西洋舰队和其他国家的部分海上力量。整个战役动用了3000多艘作战舰艇,飞机数千架。历时5年半,是战争史上时间最长、斗争最复杂的一场海战。这场海战也使德国的潜艇一举成名。
大西洋海战
航母号角——中途岛海战
中途岛海战是发生在太平洋战场的一个以少胜多的着名战例,美军以2艘航母和9艘驱逐舰的兵力打败了日本包括8艘航母、4艘水上飞机母舰、13艘重型巡洋舰和其他各级近百艘艇(舰)。这次战役改变了太平洋地区日美海军的实力对比。从此,日本开始失去了在太平洋战场的战略主动权。
火海拉锯——瓜岛争夺战
瓜岛争夺战是太平洋战争中一场空前残酷而激烈的大搏杀,是二战中最大的遭遇性战役,也是美国海军自1898年以来在太平洋战场上第一次成功的两栖登陆作战。从1942年8月7日美军的悄然登陆到1943年1月4日日军的撤离,双方一共在这个小岛上留下了两万多具尸体。
瓜岛争夺战
铁甲搏杀——库尔斯克会战
库尔斯克会战是1943年苏联红军与德国法西斯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地域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也是人类战争史上最大的一次坦克战。双方共投入了8000多辆坦克、4000多架飞机,全部参战兵力300多万。此次会战的胜利是苏联战胜德国的最重要阶段。
风驰电掣——诺曼底登陆战
诺曼底登陆是盟军的一场战略性陆海空三栖登陆战,完全不同于在太平洋上的美日之间的岛屿登陆战,只要登上滩头就意味着胜利。盟军为这场战役一共投入了达288万的总兵力、各种飞机15700余架、各类船只6000余艘。盟军高层人物为这场登陆战构思了精妙和艰难的战略欺骗,并最后获得胜利。在欧洲成功开辟了第二战场。